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探亲二姐家  (第1/1页)
    门岗汇报李云龙,李排长又开了两辆边三轮回来。    这消息,把李云龙给震出来了。    附近的战士,听到突突突的摩托声,也聚集在一起,好奇地围观。    看到陆王97式挎斗摩托车,李云龙就莫名的欢喜。    如同小孩见到了玩具。    摸着黄色的车身,手上冰凉的触觉,让李云龙好奇地问。    “李小子,这车你咋会骑了?你是土财主出身?”    李十一表示不背这锅:“我祖上十八代贫农,哪能有土财主的命?这边三轮简单,试一下就知道怎么开了。”。    “这玩意这么简单?这样的话,咱考考你,这踩着的是什么?”李云龙不信。    “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我自创一些叫法:踩档。”李十一说。    “这呢?”    “扭油!”    “这儿?”    “刹车!”    ……    李云龙装作考查,把部件功能一一问个遍。    然后,为了考验李十一是不是真记在心里,自挑一些部件问。    知道怎么cao作后,一直跃跃欲试的李云龙,再也忍不住了。    跨上驾驶座椅,学着刚才李十一抓把手的样子。    然后,回想一下,刚才一遍又一遍问李十一的cao作过程,打开钥匙,踩着火。    突突突!    一阵摩托车的嘶鸣声,初次上手的李云龙,真的把摩托车打着了!    这使李云龙兴奋的像个孩子。    “哈哈!咱就说了,都是两个肩膀顶个脑袋,小鬼子能使,咱也能使。”    李云龙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    围观的战士们,一见团长竟然能驾驶得了鬼子的洋车,纷纷赞叹。    “团长你是个高手!”    “牛!牛!太牛了!”    “太给力了!”    “哈哈!”    李云龙在李十一的注视下,缓慢开动。    生疏的扭动车头,一时快油门,一时慢油门。    还不停地熄火。    一看就是没骑过摩托车的土包子。    待李云龙玩耍过瘾后,三营长孟安心等同志也要试试开边三轮。    李十一表示,把边三轮交给团里处理。    “小子,你怎么不训练你的新兵了?”李云龙见李十一不再急冲冲地训练新兵。    有些好奇。    “咱三营三连虽然说刚建设,但是也有老战士,他们练新兵得了。”李十一不在意。    李云龙说:“你的新指导员还没来得及派。还有招收新兵,要拉想参加抗日的百姓在外围听枪声。”。    “到时候,你注意下,别给咱整得,新兵还没到后方参与救伤员的工作就牺牲了。”    李云龙警告一声,提了个差点让李十一忘了的问题——指导员。    “团长,团里派的指导员靠谱吗?别搞得有机会吃饱的,就因为纪律饿得面黄肌瘦。”李十一担心派来的指导员只会扯后腿。    “呵呵,放宽心,咱心中有数。”李云龙拍了拍李十一的肩膀。    招呼一声,让人送一辆边三轮到团部,说是当做公务用车。    这命令,让李十一惊愕,没想到李云龙有这么秀的cao作,有些团部连公务马匹都没有。    他就弄上公务用车了,也不怕汽油不足够。    ……    在整个独立团消化这次缴获的时候。    李十一有些想家了。    但是,原来的世界回不去了。    不知这个世界的原主亲人怎样。    心思一动,李十一发觉原主很久没见过家人。    而在独立团的驻地附近,陶利村正是二姐所嫁的村子。    来驻地这么久了,总不能不探望一下二姐。    心思一动,李十一找到了政委,向他请假去探望二姐。    赵政委闻言,抬头看了眼三连长,眉头一挑:“你二姐在西南边的陶利村?”。    “是的!”李十一点点头。    “行,批准你三天回去探亲。”赵政委对三连长还是很偏爱。    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感谢政委。”李十一敬礼出团部。    回到三连驻地。    来到了屋子,对屋内的小李晴说。    “李晴~,收拾好了东西没有?去你二姨家了。”李十一抓起他早已收拾的编织箱。    “好了哦。”小李晴急忙地跑出来,手里拿着草蚂蚱、心爱的头戴花环。    小斜挎包正装有一把小手枪。    见此,他有些无语了。    “你带小花环和蚂蚱去干什么?你二姨的小孩又不玩这个。”    “哈?他不玩吗?这么可爱,这么漂亮。”小李晴一听,眉头皱皱。    “算了,别纠结了,走吧。”李十一拉上她的手,关上门,背着枪,去探亲。    一路上是靠双脚走。    原本想开辆边三轮,给二姐长长脸的。    谁知四台边三轮,有两台被战士们玩得没汽油了。    剩余的两辆,李云龙说什么不给开。    而且,李十一可知道后期会有大革命。    现在显摆爽了,到后期会被人拿捏小把柄。    随着时间推移,太阳逐渐升高,晒得皮肤火辣辣。    背上的小李晴也受不了,哇哇直呼:“叔叔,太阳好猛哦。”。    “我这有伞,你帮拿着。”随手在编织箱里拿出缴获的油布伞。    撑开了伞,热气散去,一阵凉意蔓上心头。    连耳边的虫鸣声也没显得吵闹烦躁了。    不久,两人就来到二姐所在的陶利村。    问了村民才懂具体位置。    原主的记忆不太靠谱。    “二姐!二姐!在家吗?”李十一还没进屋就喊,脸露笑容。    不理会身后跟着一帮小孩,看热闹的闲汉、大婶。    “这是八路军吧?”    “我看是,二愣家的三娃就是拉去八路军了。”    在村民议论纷纷中,有些被烟熏得漆黑的茅草屋里,露出一个头。    见真的有人找她,李二姐手拿正在编织麻衣,出门看着熟悉的陌生人。    “二姐,是我,我是十一。”李十一见二姐陌生的眼神。    连忙提醒。    二姐眼神缓慢从恍然变到惊喜,丢掉麻衣,向李十一奔跑而来。    李十一喜悦笑着,任由二姐抓住衣服雀跃。    在二姐身后,跑出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光着身子。    “这是外甥?”用肯定的语气,疑问地问。    “是啊,崽,过来叫小舅。”二姐欣喜地说。    二姐拉过儿子,向李十一展示。    李十一脸色喜悦地摸着小孩乱糟糟的头发,见他怯怯也不在意。    转头看向外面围观的村民,对着二姐说:“咱们进屋里说。”。    “对对。”二姐见到邻居村民,歉意笑了笑,拉小弟进屋。    一进屋,李十一猛地抱住二姐:“哈哈,二姐,想死我了,我终于见到亲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