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口嫌体直北凉侯,未来战神皇太孙  (第2/2页)
“只有太子殿下,是他让我抄写下来,说要拿去给圣上看的。”    闻言,北凉侯顿时瞪大了眼睛,脸色变幻了几下后,失声道:“不好!太子怕是有些麻烦!”    他外表粗狂,但心细如尘,很快就捋清了这里头的脉络,以及潜藏的暗流。    他立时分析出,皇帝怕是对太子的立场起了疑心……    他相信太子去平息亡灵怨气是出自真心,但他绝不相信太子会冒大不韪悖逆皇帝。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蓦然间,北凉侯想起了刚在勤政殿门口遇见的十七皇子。    这个皇子,总是给他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    难道是他?    这一刻,北凉侯再次深刻体会到了圣京的人心有多复杂了。    ……    当一股暗流悄然逼近太子的时候,皇太孙依旧过得没心没肺。    这两天,他一直情绪亢奋,斗志昂然。    好像一头即将脱笼回归大自然的飞禽走兽。    他一直深深觉得,皇城外的天空,才该是自己振翅翱翔的领域。    什么皇族规矩,礼法教条,只会束缚住他成为一代战神的步伐!    但在龙入大海前的最后时刻,他还得好好表现,免得杨吉去跟太子告状,太子又改变主意。    好在,他惊喜的发现,杨吉的注意力重点集中在了余闲的身上。    这两天,杨吉从进门开始,目光大多落在余闲的身上。    那是一种饱含深情的眼神。    类似他的父王有时看母妃的眼神。    “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    杨吉喝了口香茗,润了润嗓子,但余光还是瞥了眼余闲。    余闲已经麻了。    自己又不是锦绣文章,至于这么盯着看么?    不过他大约猜到了,杨吉应该已经得知了那首拼凑的经典诗词,是以越发的欣赏自己的小白脸……不,是才华。    “无缺,你已正式拜师于傲梅公座下了?”杨吉吹着茶沫,状若随意的问道。    余闲点点头。    杨吉吹着茶沫的口气陡然加重,茶碗上的涟漪变作了波澜。    一如他的心境。    他的心在滴血。    这么一个绝世罕见的奇才,居然被法家抢了先。    唉,还是晚了一步,而且现在法家正得圣卷,人家做此选择也是正常的。    “不过,我只是认了傲梅公为师,却没正式入法家学派。”    “哦……嗯?”    暗然神伤的杨吉在短暂的错愕后,顿时神采飞扬:“意思是说,你只是钦佩傲梅公的德行,却并不是认同法家的主张对吧?”    “傲梅公说了,我还小,待及冠后再做抉择也不迟。”    “对,对,傲梅公言之有理。”    杨吉忙不迭道:“其实法家和儒家各有千秋,你还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特长,选择一门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派……比如说,为师就听闻你的诗才很不错,相比法家,我儒家更重视此项能力。”    余闲呵呵哒。    不入法家,是因为他对沉修等酷吏有些隔阂。    至于喜欢以德服人的儒家……余闲更偏向于练好武德。    面对杨吉抛来的橄榄枝,余闲选择了十动然拒:“另外,傲梅公还保荐我入读桃花书院。”    “……”    杨吉的喜色顿时凝结在了脸上。    心情犹如渐凉的茶水。    他终于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    原来是自己没了保荐桃花书院的名额!    想到因此错失奇才,这位名冠天下的大儒说不出的痛心疾首、后悔莫及。    “入读桃花书院,倒也是可以的,毕竟那儿的氛围和师承更好一些。”杨吉也不好再规劝了,只盼着余闲去了桃花书院后,能领悟到儒家的真谛吧。    “不过圣上发话之前,侍读的职务还是得做好的。”    “学生明白。”    杨吉意兴索然的离开了。    皇太孙正要撒欢,杨吉忽然又走了回来,问余闲:“你这首诗,除了现场的那些人,还有没有叫其他人听去?”    “反正学生没发现有其他人偷听。”余闲回道。    杨吉微微点头,目光一度有些冷峻。    他大概也嗅出了不对劲的味儿。    杨吉说现场的那些人,显然已经知晓当晚在报国寺都有哪些人。    多此一问,无非是想问问余闲有没有把这首诗词说给其他人听。    随即,杨吉看向了皇太孙,板起脸色道:“小殿下近日还需专心念书,心无旁骛,切莫招惹是非了。”    皇太孙的脸色顿时蔫了。    我表现好好的,怎么躺着都中枪了?    难道是身边的这个侍读过于优秀,以至于太傅越发看自己不顺眼?    拜托,本皇太孙,可是圣人钦点的大景未来战神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