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心既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第2/3页)
山。”    “你有大才,却甘愿隐于太学院之中,当教书育人的夫子,行教化之道,老夫深感佩服。”    “但苏状元你刚才也说了。”    “太孙年少,血气方刚,遇事有些急切,难免会误入歧途。”    “故老夫想请苏状元你担任太孙之师,教导储君,使其沐浴圣贤教化,修身养性,恪守人君之德,如此一来,对大晋江山,对天下万民都是一桩好事。”    孔兴儒开口,语气诚恳的说道。    见状,苏长歌蹙了下眉。    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太孙请衍圣公当说客,过来说服自己。    但和上次拒绝太子一样。    苏长歌并不想再收一名皇孙为弟子,免得将来难做。    “衍圣公此番来意,晚辈明了。”    “但储君乃是国之根本。”    “晚辈弱冠之龄,仅比太孙痴长几岁,才疏学浅,恐岂能胜任。”    “若是因晚辈一人耽误了太孙,百死都难以恕罪。”    “故而,非是晚辈不愿教导太孙,而是储君之师,只有才德兼并,德高望重,如衍圣公你这般君子才能够担任。”    苏长歌开口。    孔兴儒既然以大晋江山和天下万民,来道德要挟他教太孙。    那他就同样以万民还回去。    以年纪太小才疏学浅,怕耽误太孙,耽误天下万民和江山社稷为由。    拒绝了这份差事。    顺带捧了一下衍圣公。    想让他以他自己为模板去给太孙找老师,别再纠缠自己。    而此时,孔兴儒听完苏长歌的话。    知道他有推脱之意,可细细一想,觉得也不无道理。    自己虽然是受太孙所托,说服苏长歌做他夫子,但也要为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考虑,怎么能因太孙的喜好而偏私。    苏长歌才二十出头。    让他去教导太孙,确实有些欠考虑。    唯有像自己这样久经世事,德高望重之人,才能担此重任。    此外,刚才见苏长歌教弟子习武。    万一他当上太孙老师,将此恶习教给太孙。    使太孙不喜仁义,以霸道治国。    这岂是社稷之福?    心念至此。    孔兴儒也就不再强求。    深深的看了眼苏长歌,觉得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能耽误太孙。    随后,孔兴儒言明自己的第二个来意。    “苏状元既然不愿担任太孙之师。”    “那老夫也不强求。”    “但有一事,还请苏状元知晓。”    “皇孙赵恒乃太子内宫良娣所生,非嫡非长,又生性顽劣。”    “苏状元将此等劣徒收入门墙,日后待此子爪牙渐利,狼子野心暴露,难免会打着你的名义,觊觎正统之位。”    “还望苏状元早做打算。”    “最好是将此徒...”    伴随孔兴儒的声音响起。    苏长歌脸色愈来愈冷,没有给他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出声打断。    “衍圣公所言,在下已经明了。”    “但赵恒乃是吾之弟子,其为人秉性吾自知矣,无需他人赘言。”    “辛苦衍圣公跑这一趟。”    “在下还要教书,恕不能久陪。”    说完,苏长歌扭头就走,根本没去理会一脸错愕的衍圣公。    有一说一。    要不是这衍圣公还算讲理。    他连这番话都不会说,直接拂袖离开。    毕竟你算个什么东西,我弟子品性怎么样需要你来多嘴?    你踏马管的可真够宽啊!    而此时。    怔在原地的孔兴儒也回过神来。    看着苏长歌背影,他不由摇了摇头,没有出声挽留。    觉得此人有些不识好歹。    自己好言相劝。    怕他有朝一日被赵恒此獠反噬,陷入夺嫡风波,误了清白和性命。    但奈何忠言逆耳,反倒受了冷遇。    由此可见,苏长歌此人虽有才华和品格,但却无识人之明,又不听贤达良言,一意孤行,难怪会被jianian佞所蒙蔽。    跟这种人讲再多道理都无用。    唯有吃过苦头之后,才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唉,愚德愚良之人。”    孔兴儒叹了一声,却没有离开太学院。    而是让一名路过的学子。    带他去找严院长。    毕竟好不容易来皇都一趟。    自然要找人探讨一下圣贤经典,交流下各自的心得感悟。    就如此。    孔兴儒很快来到学宫,找到严院长。    “衍圣公。”    “您怎么这就回来了?”    严院长开口试探,想套出两人聊了些什么内容。    “本来也只是聊些闲话罢了。”    孔兴儒笑了笑,随口敷衍过去。    衍圣公和皇位其实没什么区别,位子只有一个。    虽然竞争没皇位那么激烈,但他能坐上这个位子,也不是什么愚善之辈,知道严院长这是想套自己的话。    而见衍圣公不想说给自己听。    严院长也不恼,岔开话题说道:“衍圣公可知。”    “就在今日,苏长歌要在朱圣当初为众弟子传道的学堂讲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