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引蛇出洞(十三) (第2/2页)
五里楚皇城遗址)、伊庐县(南漳县)等地。 蔡赐见到黄极中后,首先宣布陈王命令,封他为执珪,然后再训斥道:“楚国已有陈王,你为何还要尊奉亡国之人负刍为楚王啊!?” “负刍是共敖尊为大王的,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黄极中辩解道。 “既然这样,你只要改遵陈王,就既往不咎。”蔡赐说道。 “从今后,谨遵陈王命令。”黄极中发誓道。 蔡赐摆平黄极中,再前往江陵。 共敖把蔡赐迎进江陵后,蔡赐训斥道:“你和黄极中尊奉亡国之人负刍为楚王之事,黄极中已经悔过并发誓效忠陈王,你怎么说?” 共敖听说黄极中反水,自己孤掌难鸣,立刻见风使舵,道:“负刍自持楚王,属下不得不听命啊!” “陈王有令,你只要处死负刍,就既往不咎,还加封你为执珪,你有何话说。”蔡赐说道。 “属下谨遵陈王之命。”共敖说道。 随即,共敖宣布陈王的命令,道:“负刍自立为王,当斩。” 与此同时,共敖也颁布了忏悔书,大意是:“共敖效忠楚国,忠于楚王,因事先不知楚国已有陈王才认负刍为楚王,很是惭愧。然而,忠臣不侍二主,共敖只能效忠陈王,接受陈王的命令,杀负刍谢罪,尽到臣子的本分。” 但是,共敖又显示自己仁义的一面,说是念负刍原楚王身份,允许他上吊自杀。 负刍“自杀”后,自称是金间教的人突然现身,前来为他收尸,并运往共敖起事地隆重安葬。 不仅如此,金间教教主金阳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法王cao办负刍安葬事宜。 实际上,这十二法王都是成名已久的武林高人。 具体而言,他们是鼠王吴琅、牛王驩鷃、虎王阴日、兔王董风、龙王河龙、蛇王乌山、马王郭殚、羊王单庾、猴王共暠、鸡王公孙武、狗王戴复、猪王李甲。 金间教还为每位法王配备了十名武功不凡的卫教士,不仅用以彰显十二法王的气派和威严,也护卫法王们到各地宣讲教义、收拢教众。 除此以外,金间教还供奉一位圣女,具体负责文、武、龙、虎、豹、犬、金、银、后等九宫。 这位圣女名叫间月,与教主金阳合称“金间”。 附朱熹《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一首: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rou。 译吁鹊、桀茜当日到达螺山时,之所以发现那里有众多绿林人物,是因为金间教的人正在该地筹备十二法王聚首大会。 现在,恰逢负刍去世,金间教就借此大做文章,并极力宣扬“金屋银装,间歌鱼丽”的立教宗旨。 就其实际情况而言,金阳预测出秦国大势已去,开始布局秦后掌控人心、夺取江山的策略。 前令尹宋义、负刍的儿子熊心参加了负刍安葬仪式,共敖怜其义举,不仅派人维持秩序,还冠冕堂皇地为负刍题写了悼词。 该文大意是说:“负刍虽然做了秦国的臣民,但最终感悟,自杀殉国,还是我们楚人心中的大王。” 共敖以陈王的名义逼死负刍后,非常担心失去楚地民意,为了笼若人心,他就拿负刍大做文章,除了上面提到的葬礼外,还大张旗鼓地为负刍搞了一场衣冠葬。 当然,共敖题写悼词是不可或缺的,其大意说:“我查访到被秦始皇废为庶人的负刍后,请他出山主持大计,但陈王下命杀他,负刍不甘受辱,就自杀殉国啦!” 共敖鉴于陈胜杀葛婴的教训,不得不除掉了负刍,自然再不敢拥熊心为王,但暗地里却在cao纵宋义、熊心为自己争取楚国民意。 也就是说,共敖与宋义、熊心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