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一团盗墓贼看不上的淤泥  (第2/2页)
字信息了。”    陈树仁浅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    “想要光谱成像,必须得是饱水竹简,而且得是简面完全没有淤泥的才行,不然成像出来的图片,可能文字会被淤泥掩盖。”    “不过,你们送来的这批竹简确实情况很不错,简面上的淤泥较少,相对还是比较好清理的。”https://    “动作快点的话,这六十多枚竹简,我们加加班,几天就能清理出来。”    李教授这才理解的点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    见他们交谈完,一直静静站在旁边的荣华立马接话道:“老李啊,竹简的交接工作你和老陈自己折腾吧。”    “我带着老孔的这个学生,参观参观简牍修复的工作流程。”    荣华背着手,带着陈翰便在简牍修复室里转悠了起来。    “那个,陈翰同学对吧?”    “虽然说考古和文保不分家,但是你们学考古的,在学校里还是很难接触到文物修复的。”    “那个,竹简的修复流程,你应该大致都知道吧?”    面对荣华半考校的问话,陈翰连忙点头:“知道的,大的流程分为清洗、脱色、脱水三个步骤。”    “最后修复好的竹简,还需要用机玻璃封装后,才算是修复完成。”    荣华满意的点点头。    “知道就好,来,我先带你看看第一部的清洗。”    话说一半,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荣华摸了摸自己白大褂的口袋,掏出了个口罩递给了陈翰。    “陈同学,像你们在M-168号墓里找到的,保存状态如此好的竹简,是极少数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发掘出土的简牍,往往都和淤泥难舍难分。”    “几千年的淤泥有多臭,你们这些干考古的应该比我们还清楚吧?”    荣华的话,立马勾起了陈翰大三那年实习时的一次痛苦回忆。    埋在地里和其他有机物混合了几千年的淤泥,那臭味确实是让人想起来都胃里反酸。    与之相比,人类排泄物的味道都能算是小清新了。    陈翰连忙接过口罩,将其紧紧戴在了脸上。    虽然口罩不能完全抵挡住那股恶臭味,但是至少比直面恶臭来得强...    戴好口罩后,陈翰亦步亦趋的跟在荣华后头,走进了简牍修复室内的一间小隔间里。    一进门,他就闻到了一股久违的恶臭味。    那味道就像是尸体 臭鸡蛋 男体育生穿了一天的袜子 学生宿舍睡了三年,椁满汗液的馊竹席混在一起。    这味道,轻松就突破了口罩,从鼻子直冲入陈翰的天灵盖。    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感觉自己失去嗅觉了。    而在隔间内,却有三五位同样穿着防尘服,戴着口罩的修复师,正蹲在几个一米长,半米深,半米宽的蓝色箱子旁。    面不改色的,用手一点点将与淤泥难舍难分的竹简,从淤泥中小心剥离出来。    “这批竹简是山东济南考古所,在抢救一座被盗墓贼盗挖的汉墓时发现的。”    “当地考古队赶到那里的时候,墓葬内的陪葬品全部都被盗空了。”    “当时发现这批竹简的时候,它们全都堆积在了墓道口的一角。”    “因为其年代久远,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大团淤泥,当时考古人员差一点就将它们当成淤泥给清理掉了。”    “还好在清理的过程中,一个眼尖的考古队员发现了淤泥中露出字迹的竹简,这才没把这团宝贝当垃圾丢了。”    “经过辨认后,济南考古所的人才知道,这团淤泥是这座汉墓中价值最高的文物,汉代竹简。”    “估计当时盗墓贼盗墓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注意这团淤泥,这才让它们逃脱了贼手。”    “不过对盗墓贼来说,这些竹简也不怎么值钱,还不好脱手,估计就算那批盗墓贼知道这是竹简,也不一定会理会。”    “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批竹简才是这座墓里最有价值,最珍贵的文物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满级考古大师更新,第六十六章一团盗墓贼看不上的“淤泥”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