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_第423 心是好的,但烂账又该如何处理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3 心是好的,但烂账又该如何处理呢? (第2/2页)

是人人都是守财奴,且还能取出来用。】

    【殿下问,那存进去的钱算不算有流通价值?】

    【梁猛彪不是很肯定,殿下言储户将钱存进银行算是流通中的钱,算拥有了家价值,而银行用储户的钱借贷给了工坊商铺,也算是流通中的钱。】

    【这么一来,一份钱拥有了两份价值。】

    李世民面露古怪之色,直摇头。

    在他看来,不就是借鸡生蛋,的还这么好听,一份钱有两份价值,流通中的钱。

    【这是为何,这又会发生什么事?】

    【意中人沉思了起来,但皆想不明白其中的问题。】

    【殿下言,经济好似一条大河,流通的钱便是其中的河水,河水凭空增多,这令鱼虾繁盛,林木繁荣。】

    【但薛大鼎道:这般昌盛繁荣只是暂时的,只要存钱的人将钱取走,那繁荣昌盛都将破灭。】

    【殿下言,昌盛繁荣确实是假的,但只要信的人多了,假的也成真的,而且所有人都取出钱,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薛大鼎等人暂时打消了这个疑虑,薛大鼎又问点下将用红票换铜钱来做什么?】

    到这,他不由的打起了精神。

    要是这个银行真的能够开启来,那毫无疑问的能够快速的拥有的一笔钱。

    至于是多少···

    去年缴纳赋税一共也就七八百万贯,平摊到三百六十州,一洲赋税才几万贯。

    算乘个十倍,也不过几十万贯钱,也才几百万贯。

    那一万坛子酒的价值也快八十万贯了,几百万贯多挖几个酒窖不就成了。

    所以他图什么!?

    带着这个疑为,李世民继续看了下去。

    【殿下言,借贷。】

    “图借贷!?”李世民更加懵逼了:“他不是八百亩地么?”

    这个时候,唐朝的王爷没有土地所有权,没有人事所有权,没有军权。

    只有封号爵位,相应的爵位会给相应的待遇,比如固定的土地,要么是一千亩,要么是八百亩。

    但这并不能阻扰王爷获得土地,可以花钱买,可以偷偷的开荒,总之方法很多。

    所以,李世民想不明白。

    【一众家臣皆不解,百业不选,为何要选借贷?】

    【并言解释,借贷乃是和尚,豪绅氏族,夺人田地所常用的办法,其目的居心不良。】

    【殿下言,凡事皆有利弊,借贷也有好处,比如房玄龄在灾区使用的种子贷。】

    【何况,种子借贷,打药机的租用也惠及千万百姓。】

    【将钱借给家中突变的百姓,借给那些欲扩张的店铺工坊,这能够维护当下安定,令治下更加富饶。】

    李世民闻言沉思了起来。

    将钱借给有需要的百姓,确实能够为维护安定;借给有发展前途的商铺,也确实能够发展经济。

    但是···怎么呢?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这种做法和绝大多数的饶想法都不相同。

    绝大多数的人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世家,甚至是帝皇的想法都趋近相同,那就是钱粮必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郑

    句不好听的,从来都是想办法从弄走百姓手中的钱,什么各种赋税。

    至于发钱,借钱这种,那除非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比如蝗灾过不下去的时候。

    不得已才开启了种子贷,而且还不是直接给钱,而是借贷种子,来年要归还的那种。

    官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借钱给百姓治病,借钱给商铺发展。

    这是从没有出现过的事,甚至没人想过这种事,毕竟···人如草芥。

    【一众人对此表示了认可,薛大鼎则是叮嘱不能放高利贷以祸害百姓。】

    【梁猛彪则言,为何不发展酒楼之类的行业?】

    【殿下搪塞,如今不是时候,先将银行建设起来再。】

    【一众家臣也不好多,薛大鼎则帮着购买店铺,印刷等事。】

    【殿下却拒绝,要亲自做银行的行长。】

    【一众家臣甚是不解,殿下一向做交予他人代理,为何今要亲自管理?】

    【殿下不曾解释,一众家臣也没有多什么。】

    看到这,李世民不由的喃喃道、

    “心是好的,不过怕是做不起来,光是烂账都不知如何处理,这怕是要吃一个大亏!”

    “不过也好,见识一下人间百态,搓搓他那一帆风顺的经历,磨练磨练性子,这倒也是不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