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七章纵论天下  (第2/2页)
家之后,刘府在这边的收益大幅度减少,需要其他的收入来补充,不过还需要时间。    “先生,你看琮的部曲cao练的如何?”    “军令严明,调度有方,若是经历过血气厮杀,可为精兵!”    荀攸三十多岁,见多识广,自然看出来了刘琮手下的兵士未必经过厮杀,若是沙场老兵,身上自带杀气。    “目前还在cao练,至于厮杀锻炼必然是要经历的,不过还需要等一等!”    老兵和新兵是有区别的,刘琮虽然cao练了一年多,但是确实没有经历沙场,只能算是新兵蛋子!    荀攸看了看,刘琮cao练出来的确实为精兵,队伍集结,cao练,军令等各方面不仅速度快,而且阵容也好。    “嗯,目前尚缺乏主将,因此还在cao练,等再过一个月,琮准备让他们去剿匪,算是提前适应战场了。”    “这也是个办法!”    “先生怎么看当今天下?”    “汉室衰微,昔日大将军有机会拨乱反正,可惜功亏一篑,袁本初等人引董卓入朝,造成了如今局面,不知他二人可后悔,袁家如今可是满门皆被杀!”    荀攸对袁家的作为也是非常不满。    “本来就是袁家布局,袁本初昔日在洛阳时便养了不少死士,况且董卓初入洛阳的时候,袁本初并非没有机会,只是故意为之吧!”    刘琮的观点引起了荀攸的注意。    “哦,怎么说?”    “袁家四世三公,怕是早就不满足三公之位了,若是朝廷还是一如从前的,他们顶多也就是三公,若是朝局有变,可寻得一汉室宗亲立为皇帝,凭借从龙之功以及手中兵权,起码也是太傅!    至于袁术,怕是太傅都难以满足他,怕是和公孙度,张纯一样想做皇帝,当然汉室宗亲如刘焉也想着做土皇帝!”    刘琮侃侃而谈,荀攸听了听,有些还是有道理的。    “那二公子与令尊呢?”    “我父子二人当然是为了重振汉室而努力,不过天下局势如此,不破不立,昔日光武帝改革未尽全功,如今正是机会!”    “公子所图不小,不过世家的阻力并非公子想的那么简单,攸也是世家之人!”    “天下之事哪有容易的,昔日越王勾践灭吴,秦王政一统天下,哪个容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荀攸听了也是触动颇深,确实如同刘琮所言,昔日自己与友人密谋刺杀董卓,可惜事败,要不是自己是荀家人,怕是如友人一般去见阎王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公子年纪虽小,但是文采确实不错!”    “家父醉心于治学,但是我对于治学并无多大兴趣,之前博取名声不过是为了吸引才俊之士,如今已经不需要了!”    刘琮并不想当文抄公,之前不过是为了取个名声,后面就没有太多的必要了,顶多再抄个几首,不会多。    “为何?”    “家父已经是一方诸侯,凭借家父的实力也能找到一些才俊,若是家父招募不来的,凭琮的名声也未必!”    刘琮与刘表本来就是一体的,看来刘琮则必然是看好刘表,如果看不上刘表,未必就能看的上刘琮。    “南方缺少战马,况且各方面都落后于关中,中原等地,公子可有解决之法?”    “先生,三年,三年之内,必然有大量的北方士子,农民向南投奔,中原混战可以说已经无法避免,到时候经过数年发展,南方未必会弱于北方!    况且先生也看到了,前些日子的曲辕犁便能极大的提高生产,琮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农业工具在南方推行,到时候凭借长江沿江地带,粮食无忧!”    荀攸也清楚荆州的优势,但是荀攸虽然认同刘琮的部分观点,但是荀攸并没有看到决定性的优点。    “公子就这么认为联军不是董卓的对手?”    “联军声势浩大,任何人都未必是联军对手,但是联军未必一心,昨日情报,董卓大破王匡!可惜袁绍,袁术依然按兵不动!”    联军主力是袁绍,袁术,其余加上王匡,韩馥,曹cao等,至于公孙瓒这些都并未参加,公孙瓒此时正在右北平扫荡张纯残留的势力。    荀攸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沉默,汉室衰微如今看是注定了,若是袁家兄弟此时能一起同心协力,或许还有机会剿灭董卓。    “琮以为先生先在荆州观望,看看我父子是否是先生心中明主,如今天下局势未明,先生也无需着急!况且荆州局势稳定,先生正好可以钻研学问!”    荀攸看了刘琮一眼,这家伙说的倒是直白,不过说的也是在理,之前颍川传来消息,董卓准备派兵袭击颍川!如今荀家也准备暂避锋芒,前往陈国躲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