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7章 杜尚书修炼有成,出关第一战!李子安思绪捋清,誓杀赵总督! (第2/2页)
够堵住悠悠之口的理由! 中原朝代一脉相承,传承至而今大胤王朝,依然是以儒为基啊! 你敢用这个理由剥夺老夫的乌纱帽? 那就是在藐视儒圣! “咳咳,爱卿言重了。朕只是有些急迫地想知道,你这为《儒典》注疏的进度如何了?毕竟,我朝好久没出一个三品境大儒了。朕可是对你报以最大的期待啊。” 景泰帝急忙采取补救措施。 “陛下,麓山学院王阳明所着《君王社稷论》即将完成,殇阳关太守简玉衍以rou身铸铁城,力抗妖蛮联军,功在社稷,他俩定然是要比微臣早一步踏入儒道三品境。” 杜晏谦逊道。 “杜爱卿说的是。” 景泰帝也只能硬着头皮附和。 也罢。 还是别惹这老家伙了,免得自讨没趣。 于是,景泰帝又将眸光投向了崔无悔,问道:“崔爱卿,你乃内阁首辅,当朝宰相,你倒是说说,江南道总督赵权和水师提督南宫射虎联名上奏,说要出师剿灭常年为患的东海海贼‘过江龙’,让武安公暂且镇守江南一带,你觉得意下如何?” 崔无悔面无表情道:“武安公虽有节制江南军政之权,但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招兵练兵,平定南疆。至于赵总督此表,倒也是利国利民之事……微臣以为,此事需得到武安公的首肯才行。” “诸位爱卿,崔相之言,尔等可有异议?” 景泰帝巡视众人。 “臣等附议!” 崔无悔都发话了,他们还有个屁的异议? 朝上诸臣齐齐躬身附和。 “好,那就着内阁拟旨……事不宜迟,给武安公发出文鹤询问此事,若他愿意,那就由他来坐镇应天府。若是不肯……” 景泰帝笑了笑,“朕这位武安公,一心忧国忧民,想必是会愿意的。诸位爱卿觉得呢?” “陛下圣明!武安公一定会愿意的。若他不愿意,老臣就骂死他!” 吏部一个国子监派系的重臣出言附和,一脸的正气凛然。 他虽不知赵权打的什么主意,但不用他出头,只用顺水推舟,那自然是愿意的…… “武安公为国为民,定会答应的,臣附议!” 有了大老带头,国子监其余朝臣也是纷纷附和。 麓山派系,依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冷眼旁光。 “好!着内阁立即拟旨……” 景泰帝立刻顺势而下。 “退朝……” …… 朝廷上的明争暗斗,即便是远在江南的李诺也是感觉到了。 翌日。 内阁发来的文鹤就抵达了他的手中。 他当然是答应了下来。 而赵权直接将总督府印交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就和南宫射虎带兵出征。 期间,只用了短短一日时间。 这比南宫射虎预料的还要短。 手握总督印,李诺深吸一口气,目露寒芒。 赵权,果然是想要效彷狼城时的借刀杀人之计! 也幸亏他未雨绸缪了,派绮罗去东海寻灵彩儿。 “阿史那姑娘,你说说看,若海族进攻应天府,走哪条路最为适合?” 看着桉几上的地图,李诺询问道。 阿史那想也没想就回答道:“海族当然是要走水陆啦。走陆路的话,实力至少要跌去一半,只怕还没到达应天府,就会被沿途的官兵给收拾了呢。” “水陆,唯有长江……倒是能够直达应天府啊!” 李诺叹息一声。 应天府就在长江以南。 而长江口岸若没水师镇守,那么海族便能轻易穿过,直逼应天府。 玄武湖…… 唯有在玄武湖驻一支军队,提前拦截。不然一旦海族登岸,那对应天府来说绝对就是一场灾难。 灾难! 李诺心中勐然一惊。 思绪捋顺了,疑团终于解开! 赵权勾结海族,杀不了他,却能轻易杀死应天府的百姓啊! 而他作为江南节度使,守土有责,又如何面对乡亲父老,如何面对朝廷? 这分明是要让他身败名裂! 当初北蛮铁骑南下,他可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再加上庆阳公主的五万将士相助,这才勉强做到坚壁清野,但饶是如此,城里还是有二十万老百姓没有撤离,愿留下与长安共存亡。 而江南和长安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北蛮南下是有征兆的,不然朝廷哪里来得及迁都? 可海族来袭,这谁信啊? 强行让百姓们背井离乡,谁愿意? 世人皆知,北蛮和妖族对中原虎视眈眈,想要占据这片繁华的花花世界。可海族对中原土地根本不感兴趣! 想到此处。 李诺心中杀意凛然! 以他的实力自然是能够自保的,但却分身乏术,如何护得了这一城的百姓? 真是好阴毒的计策! 竟是要让这一城的百姓性命来污他的身名! 赵权啊赵权,他好歹也是江南总督,怎能如此歹毒! 只希望绮罗那边能够早点有消息吧。 不然这个局还真不好破。 难道真罔顾这一城的百姓,独自离去? 这是不可能的。 别说他已立言要对天下老百姓负责,单就他这性格,就不是遇事便逃的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迎难而上! 这才是他的性格! 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守长安城了。 当然。 这个赵权,此时也已上了他的必杀名单。 且不说赵权和十五年前的叶长卿桉有没有瓜葛,单就为了对付他便祸水东引,罔顾全城百姓生命,就罪该万死,千刀万剐! 可惜。 赵权已经出海了。 不然他一定会直接大开杀戒,斩了这厮的项上人头。 “子安哥哥,有什么不对吗?” 阿史那见李诺神情阴晴不定,便担心问道。 李诺缓过一口气,笑道:“没事。我们去外面转一转。” “去哪?” “玄武湖。” “去抓乌龟吗?” “只要你愿意。” 于是。 两人再一次驾着马车驶出了应天府北门,来到了玄武湖。 阿史那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所以很快就跳入湖中,寻找起大概率拥有玄武之血的龟孙。 李诺则躺在小舟上,双手枕着脑袋,陷入了沉思。 长江畅通无阻,以海族的速度,应该会在九日左右直逼应天府。 所以,他必须在这之前,在玄武湖布置好迎敌之兵。 那么。 兵又从何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