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冀州来人 (第1/2页)
董卓派出的使者孙通再一次来到了河东。 李录再一次热情的招待了孙通,并且送了一点‘特产’给孙通。 双方最终商定一金十六本书册,比董卓的底线多了一本。 双方最终商在定风陵渡口附近交易,第一次先交易四千八百本书册。 赵云背着行囊骑着马,他已经到了河内郡,他此去河东是想看看并州牧是否与董野所说的那样志存高远。 现如今天下大乱,赵云也考虑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多方考虑后,他决定先去看看平民出身的霍东。 当初第一次听霍东这个名字的时候,此人不过是一个县令,当时一个叫董野的商人前来招揽他,说霍东此人有雄心壮志。 他思虑一下后就拒绝了,因为他听到董野说霍东出身平民,并且没有多大的名望。 在这个时代,出身好就代表未来发展更好。 当董野二次来的时候,霍东已经是河东的太守,他虽然有些心动,但此时他的兄长病情严重,还是拒绝了。 未曾想没过两年,董野又来了,这个霍东居然当了州牧。他陷入震惊之中。 按照董野所说,这个霍东年龄比他小两岁,出身比他还不如,居然管理一州之地了。 这次他没有拒绝,说等家中的兄长病情缓和后再去河东。 董野把自己在安邑的住址告诉赵云后,就再一次离去。 如此赵云又在家中待了一年,他兄长的病情终于缓和不少,他的兄长不想再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弟弟的未来,劝赵云出去谋出路。 赵云瞬间就想到了霍东,一个平民能当上州牧,必有超过常人之处。 他并非士族出身,他家在真定算的上小豪右,在霍东那里不会受到偏见,并且有董野这个人来引见。 于是他骑着一匹马,带着他兵器出发了。 常山也经常受到黑山军的劫掠,但是没有河内郡这么严重。 这里农田大面积撂荒,经常窜出小股匪徒,他靠着自身的武艺与马匹的激动性,让自己全身而退。 终于要进入河东郡了。 他发现在河东郡与河内郡的相通的大路上有兵士把守,还有不少的流民在被盘查。 这些兵士都身着铠甲,并且还有不少弓弩。 他武艺再高,要是起了冲突,恐怕也难全身而退。 他牵着马走过去,看到这些兵士并不为难这些流民,只是问了一下之后就放入了。 他牵着马往前走,轮到他了。 “叫什么名字?从哪来?到哪去?”兵士上来就是三连问。 “赵云,常山真定人,到安邑投靠亲戚。”赵云神色如常的回答道。 兵士看了一眼赵云后就放行了,现在越来越的武人来到河东,只要不是成队来的,就没有多大威胁。 赵云通过关卡,看到流民都被集中起来了,有兵士在给流民发粥。 又走了一段,看到许多流民在排成几队,有兵士维持秩序,有官吏在问话,还有官吏在记录。 他刚想过去细看,被旁边的兵士拦住了,兵士看着赵云说道:“你这也不像是流民呀?你也想要种地。” “我是来投靠亲戚的,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排队?”赵云说道。 “他们会被安置到并州各郡,你要是想种地也可以来登记。” “多谢兄台告知,我暂时还没有种地的打算。”赵云抱拳告辞。 现在各地都在驱赶流民,有大量的流民会影响治安,而河东居然在接收这些人,这让赵云有些惊讶。 赵云骑上马开始赶路,路边的田地里全是百姓忙碌的身影,他们收完冬麦后,又忙着种春麦。 这里没有匪徒前来劫掠,没有官兵挨家挨户抢粮,这让赵云感觉非常的舒适。 他在天黑之前赶到了东垣县,他决定在这里住一晚,明日赶路到达安邑。 他来到酒肆,这家酒肆叫鸿宾楼,刚到门口,就有伙计过来牵马。 赵云把马递给伙计,走入里面,发现有不少的客人。 他先向伙计问了一下这里吃饭的价格,害怕吃不起。 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