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今天给大家讲一讲曹cao(求订阅) (第2/2页)
久?” “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乾陵不是一个墓,他是一个墓群。除了主墓之外,他还有十七个陪葬墓。我们现在挖掘的墓,并不是乾陵主墓,而是这一些陪葬墓。也因为整个墓群规模宏大,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另外,后期可能这里还会建设乾陵墓葬文化管理中心,也有可能未来对广大老百姓开放。” “很多人都说,这一次的挖掘,可以说是颠覆了唐朝的历史,真正确认了武则天这位人物。请问,此前您就认为有武则天这位人物吗?” “此前我只是认为唐朝有一段时期比较不符合逻辑,后来通过大量的走访以及传说,我认为有武则天这个人。” “很多人很佩服您的史学研究,不过,也有更多的人表示,希望您能继续在历史这一块有所突破。” “我也是这么想的。未来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涉及到三国这一块的研究。” “三国时期?” “对,也就是东汉末年魏晋之前那一段时期。这一段时间因为长年都在打仗。各种史料,文物,也都失传了。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够还原这一块历史。” “但似乎国内史学家大都对这一个时期不是特别感兴趣。”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史料缺失,大家想研究也研究不来。另一个,也是因为这个时期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从三国时期成立到最后三家归晋,只有60年左右。哪怕加上前面,大概也10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对于我们五千多年历史来说,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此外这个时期天下也没有一统,也很难对于后世形成太大的影响。不过,我觉得,三国时期的辉煌可以和春秋战国相媲美。” 一翻采访之后,陈凡便告别周教授,前往了许昌。 乾陵的挖掘工作还在继续。 陈凡虽然是组长,但他可没有时间一直在那里呆一两年。 陈凡更为喜欢的是周游各地。 与之同时,也向大家科谱一众知名历史名人,以及历史事件。 大唐的历史在陈凡揭开武则天之后,基本上就说完了。 后面就算是还有一些没有说的,留给其他人去慢慢挖掘就可以。 而陈凡,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要做。 …… “凡哥,您去哪里了?” “我啊,我在许昌。” “许昌在哪?” “呃……” 陈凡有一些吐血。 果然啊。 三国史当真是没太多的人感兴趣。 或者说。 不是没有太多的人感兴趣,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想想也正常。 在这个世界的三国历史,他就像前世我们眼中的十六国,或者是五代十国时期。 那么,请问。 十六国有哪十六国? 五代十国又有哪五代,哪十国? 所以。 许昌这一个当年三国时期曹cao大本营的地方,莫说普通人不知道,就是一众专家估计也仅仅知道一个地方。 “许昌啊,他就在中原省。” “哦哦,我知道,好像是一个四线城市。” “差不多吧。” “我去,凡哥,您好好的西安不呆,怎么去了一个四线城市。那个啥,我们还以为你去了洛阳了呢。” 不少人此前猜测。 陈凡离开西安之后,第一个去的地方,那就是洛阳。 毕竟。 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也是一个有着无比历史文化的名城。 去那里的话,也有更多可以讲的东西。 可怎么来了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小四线城市的许昌呢。 “洛阳是要去的,不过不是现在……现在先来许昌,跟大家聊聊许昌这里出现的一些英雄人物。” “许昌那里还有什么英雄人物?” 众人有一些迷糊。 而这个时候,有粉丝却是想起此前陈凡接受的那个记者采访:“凡哥,您别告诉我,您真打算研究三国历史吧。” “怎么了?” “凡哥,三国有什么好说的,他没啥精彩的点啊。” “谁说没有。” 陈凡也知道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 在三国历史还没有好好普及的时候,恐怕大家都会这么问。 不说他们。 就是一众专家,估计他们对于三国也不是很感兴趣。 毕竟历史学者,历史专家……他们在研究某些历史的时候,也会看普通老百姓接受度。 像唐史,宋史,明史……那就一大堆人喜欢。 研究这个,不管是受众还是其他,都比较有前途。 可你研究一下三国史? 虽然不是说不能研究,但你想想有啥前途。 就算是你混成了教授,到时候都不一定有人来报你的班。 或者你想出一本三国时期的书,不好意思,大家也没兴趣购买。 所以真正研究那些冷门朝代历史的,当真是太少太少了。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三国时期一位很牛逼的人物。” “谁啊?” “曹cao。” “我去,凡哥,您别骂人。” “我哪有骂人。” “那你说cao啥cao。” “我……” 陈凡差点吐血,说道:“曹cao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字孟德,对,他就是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魏武王。” 唉。 实在是没办法啊。 这个世界对于三国当真是文盲啊。 不过这一想。 陈凡便知道,普及三国历史,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 一想到前世无比精彩的三国,哪怕再道远,陈凡也得将他给科谱出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