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钦天监内,黑龙台中  (第1/2页)
    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皇城之内不会再有比太和殿更高的建筑。    毕竟,天底下谁能比圣人还高一头?    这既不合规制,也不合礼法。    但那位定鼎天下的圣人,向来不按常理做事。    特地于开国之初,耗费内库三分之一的银钱,在皇宫外城建起了一座四十九丈高台,以“社稷”二字命名。    再设立钦天监,召集天下术士,引入其中。    要知道,布衣出身的陛下最为厌恶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事。    却为此大费周章,消耗巨量的人力物力,可见其重视!    是以,覆压数百里的天京雄城。    唯有一处地方,可以高过太和殿。    俯瞰内外,纵观全局。    那便是钦天监的社稷楼。    今夜,丑时末,接近寅时。    九重高的社稷楼内,第四层当中。    一张写了十九个字的字条被卷入竹筒,投进托盘的一方木盒。    随着机括启动,巴掌大小的木盒顺着滑道一路直下,送到一层的年轻属官手里。    后者取出那枚两指长宽的青绿竹筒,把卷起的字条舒展开来,然后振声喊道:    “气运有变!有阴德厚重之人显露端倪!速速查明!”    这时候,正逢天光将亮未亮。    钦天监内值夜的几位属官,要么趴在桌上打瞌睡,要么躺在书堆内神游物外,都被惊醒、惊动过来。    “什么情况?”    “阴德厚重之人?哪里冒出来的!”    “几层楼来的消息?四层?难得啊!”    “我记得上一次惊动四层楼的灵台郎,好像是凉国公府家的一位义子。”    “那人是狼顾之相,灵台郎有言,兴许日后能成中上命格,跨海夜叉,又是一位兵家种子。”    霎时之间,议论纷纷,热闹非凡。    接到传信的年轻属官没理会同僚的闲谈,直接飞奔出了值夜的辟邪殿,往通会殿汇报而去。    四层楼灵台郎发下的条子,无论内容为何,必须交由内阁、呈于太子殿下。    钦天监内,除去常年待在九重楼顶修行的监正之外。    其下分别有左右主簿二人,位居八层。    负责收罗天下见闻,拟定潜龙、幼凤两张榜单。    再就是春、夏、秋、冬四位正官,驻守六、七两层,时刻观测景朝万里山河的龙脉走势和气运变化。    最后,三、四、五层为挈壶郎、灵台郎、秘书郎,分管推算吉凶、记录天象、归档卷宗等杂事。    至于一、二层就没什么好说的,都是跑腿办事的年轻属官。    很快,通会殿那边早已熄灭的灯火重新亮起。    当值的官员披着外袍,爬起来写着公文。    等到早朝时分,这道折子就会出现在内阁,最后给太子殿下过目。    至于怎么查明此人,之后又怎么处置,那就不是他应该关心的事情了。    “阴德厚重,那就是好苗子,尤其是佛门、道门,最喜欢这种深受上天钟爱之辈。”    当值的官员边写边想。    古书记载,万古之前的仙佛大能,其修持的重要一部分,就要历经劫难,积累功德。    这“功德”二字,就是善功、阴德的意思。    阴德深厚之人,天生便有福缘,有际遇。    若早个几千年前,百家还未尊武之时。    落在佛门,为佛子,可证果位。    放在道门,为道子,可成陆地神仙。    只可惜,如今是末法之时。    仙佛绝迹,神话陨灭,独留下武道一途以供后来者攀登。    身具阴德的大材,充其量做个文臣武将,封侯拜相。    走不了成佛成仙的通天路。    ……    ……    这一边,钦天监闹出了大动静。    另一头,黑龙台也不太平。    刚过卯时,日出破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