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 开始反击  (第1/1页)
    “原来陛下如此伟大!”    “是啊,陛下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咱们能过安稳日子了!”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    百姓在听闻了报纸关于皇帝的丰功伟绩,和着重强大国泰民安后。    所有人都欣喜不已,自发的欢呼起来。    对百姓而已,没有战乱,不用再流离失所,可以过安稳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多年的战乱,让各家各户都有亲人战死在战场上。    甚至,家族中年轻人全部战死也不在少数。    虽然军功能换取爵位,但谁又愿意亲人战死在沙场上呢。    能够享受和平,谁又愿意打仗呢。    秦轩精准的抓住了百姓希望安乐的心理,对皇帝歌功颂德,收拢了大量民心。    以前对皇帝不了解,或是以讹传讹被丑化的形象,被逐渐扭转过来。    毕竟,在这个通讯闭塞的时代,通讯基本靠吼,百姓们知道的小道消息都是以讹传讹听来的。    而那些负面消息的源头,多来自不甘的六国遗民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士子。    传到百姓耳朵里能有好话才怪了。    报纸的出现,以官方的公文为皇帝竖立了新的形象。    不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当朗读到秦轩特意赶出的文章后,场面沸腾了。    在通便白话里,百姓们听说百家诸子因为不甘心因为和平,而无施展才华之地而蠢蠢欲动。    那些被皇帝厚待的博士们不甘于满足,大肆鼓吹分封。    意图让大秦分裂,再次回到诸侯林立,战乱不休的局面。    百姓们怒了!    说实在话,皇朝更替,到底谁当皇帝,百姓们并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自家一亩三分地。    关心的是有没有饭吃,会不会流离失所挨饿。    就像当年郑国渠修通,灌溉了大片良田。    秦国了有了良田,便颁布法令邀请六国百姓迁徙到秦国生活。    不但减免三年税负,还提供住房和良田。    于是,数十万户六国子民涌入秦国,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所以,百姓只想过没有战乱的安稳日子罢了。    如今,竟然有人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妄图让大秦分裂,重新陷入战乱中。    最后,倒霉的只会是底层百姓而已。    被触动利益,哪怕是以往尊崇有加的文士大儒又如何,照样不共戴天。    霎时,对文士儒生的谩骂不绝于耳。    无论在酒肆,菜市口,还是人来人往的商业大街上都响起了愤怒的咒骂。    一时间,几乎整个咸阳城都在大骂那些文士儒生。    之前参加了围观的人仿佛被一语惊醒梦中人,发现被那些静坐示威的士子儒生给骗了,顿时愤怒异常。    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秦轩背负双走,漫步在大街上。    看着激愤的人群,和耳中传来的谩骂声,脸上露出了笑容。    二更小心翼翼跟在一旁,看着无数人一起谩骂文士儒生,惊讶的目瞪口呆。    “少…少爷您是怎么做到的啊…?”    秦轩眯起眼睛,得意的笑道:“这就是渔论的力量,只要在刻意引导下,不明真相的人就会把自己知道的当成是真相。    而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    只要有人开头带领,就像导火索点燃了炸药桶,瞬间就会炸开!”    原本受人尊崇的文士大家,顷刻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那些静坐的文士大儒们,对在咸阳城中各处发生的事情丝毫不知。    在报纸的分发朗读地点,独独排除了学府大街。    那些正在静坐示威的文士大儒们坐了一天,早已经头晕眼花疲惫不堪了。    其他街道上发生的事情,即便听到一些声响,也听不清到底在说什么。    而早已被接到命令的屯兵,直接把接到给封锁一天。    之前的围观行为,也被禁止了。    秦轩的目的很简单。    这些人不是喜欢静坐示威吗,那就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好了。    等到事件彻底发酵,才更好玩!    既然要玩,那就玩大一点。    到时候,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就是玩渔论战么,在信息时代看惯了各种标题党、带节奏的报道,各大论坛也留下了自己的车轮印。    和一帮文人玩渔论,那还不轻易碾压。    始皇帝在后世被评为千古暴君,和这些文人大儒脱不了干系。    抹黑带节奏,谁不会呢?    ……    “陛下,陛下~!”    赵高迈着小碎步,脚步匆匆,脸上挂着喜色。    始皇帝正埋头翻看报纸,威严的脸上透着满意之色。    听到声响淡淡开口道:“大喊大叫,成何体统。”    赵高停下脚步,双手垂在大腿上,垂头道:“陛下教训的是,奴臣知错了。”    始皇帝不置可否,目光期待的询问:“城中情况如何?”    赵高急忙抬头,胖嘟嘟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急忙说道:“陛下,好消息,城中百姓在听了您的丰功伟绩,都在高呼陛下万岁万万岁呢!    在宣传下,那些文士儒生都快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真的?”    始皇帝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到了皇帝的位置,想要再升上去,就只能是得道成仙了。    不过那玩意太过虚无缥缈。    那么,对一个统治者来说,剩下的就是文治武功,名流千秋万代了。    始皇帝开创了千秋伟业,但因为连连战乱,让百姓还是颇有微词的。    加上一统六国后,那些曾经的六国民众无法适应大秦严苛的律法。    不像老秦人,早已适应了秦律。    再加上天下士子鼓噪,常常抨击秦律的严酷,和对曾经的美好回忆。    最后,就归罪在了皇帝身上,被当成了暴君。    其实,这个时候的始皇帝以收拢天下士子和民心为重,已经很仁慈了。    甚至,连严苛的秦律也作了调整。    可惜,没人领情。    或许,这就是斗米恩升米仇吧。    这也是优待那些大儒的原因。    可惜,即便给了大儒们优厚的待遇,还为其修建了最雄伟的学宫。    那些大儒依旧恃才傲物,背地里对皇帝冷嘲热讽。    这次聚集示威嚷着清君侧,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嬴政目光眺望远方,心里就像喝了冰镇蜂蜜汤一样舒爽。    “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