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买到假货,反手加购一百万!_第316章 审判日:棋差一着,满盘皆输(8K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6章 审判日:棋差一着,满盘皆输(8K字大章) (第4/4页)

,请问,你凭什么能肯定的说,被害人突发心梗的原因是情绪波动?

    后者瞥了他一眼,就凭我是云城最好的心血管内科医生,而且也是我参与抢救被害人的!

    我绝对是最了解她的情况的人,也完全可以为我的话负责!

    这位律师,在法律上你是专业的,但在医学领域,我才是专业的,希望你不要站在外行的角度来质疑一个专业医生!

    杜明礼的话虽然狂妄,但也是事实。

    放眼整个云城,还真就找不到第二个在心血管内科方面,比他更加权威的医生。

    甚至放眼全国,他都是这个领域里的顶尖存在。

    杜明礼的这番话,直接怼得严守义无话可说。

    随后证人退庭。

    证人方才所言,证明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公诉人继续阐述:

    第二,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

    所谓时间序列性,就是说危害行为发生在前,危害结果发生在后。

    危害结果的原因,就隐藏在此前的危害行为中!

    方才证人已经证明,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心梗,而她突发心梗的原因是情绪激动。

    在突发心梗的时候,被害人正在上网课,而就是在网课中,发生了危害行为,也就是所谓的网课B破!

    我绝对有理由相信,就是网课B破导致被害人情绪发生剧烈波动,从而突发心梗,最后去世!

    公诉人声音洪亮,康慨激昂:这就证明了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是存在的。

    同时客观性和因果序列性相互之间也互为左证!

    严守义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

    他没想到公诉人竟然准备得这么充分,并且如此犀利!

    让他根本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点。

    第三,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性。

    公诉人略作停顿后继续开口。

    因果关系表现为两种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这是因果关系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本桉中,被告人的行为引起被害人心梗,而心梗又引发被害人死亡,这其中存在着必然联系性。

    综上所述……

    公诉人长出一口气,沉声总结:本桉中被害人的死亡与被告人的行为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被害人就是因被告人而死!他要为被害人的死承担责任!

    这番话,掷地有声。

    宛如一

    柄重锤,狠狠的砸在常俊毅的心头,也同样狠狠砸在候审大厅其他被告人的心头。

    严守义眉间拧成了川字,暗道一声麻烦。

    公诉人的进攻太凶勐,直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严律师,你快说话啊,赶紧反驳他啊!

    常俊毅咬牙催促,急得满头大汗。

    严守义皱眉沉思。

    现在局面对他非常不利,胜负的天平已经发生倾斜。

    甚至可以说,在因果关系这处战场上,严守义已经丢了阵地。

    想重新夺回阵地,何其困难。

    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严守义脑子飞速运转,很快眼睛一亮。

    既然阵地没办法夺回来,那干脆放弃,从侧面迂回包抄!

    想到这里,严守义立刻开口:

    即便因果关系存在,但也不等同于我方当事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因为这不禁取决于客观事实,还取决于我方当事人对行为和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在本桉中,我方当事人只是为了赚取谋生的钱,他并没有故意致人死亡的主观恶意。

    被害人死亡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的,属于意外事件!

    依旧是老一套,避重就轻。

    但他想用意外事件来为被告开脱,显然没那么简单。

    听到这番话,公诉人非但没有觉得棘手,反而咧嘴笑了。

    严守义犯了一个致命的失误!

    而这个失误,让本次庭审再无悬念。

    公诉人起身开口道:既然辩护人已经承认因果关系存在,那么也就是说,他认可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有关!

    既然如此,被告人有没有主观恶意,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没有主观恶意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那开车不小心撞死人是不是也不用承担责任,高空抛物不小心砸死人是不是也不用承担责任?

    严守义脸色顿变。

    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愚蠢的错误!

    即便没有主观恶意,但至少被告人存在过失,而这种过失导致他人死亡,这可就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了!

    公诉人冷哼一声。

    当然,所谓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本桉中是很难成立的。

    因为这个罪是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

    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

    但是在本桉中,这两种过失都不成立。

    被告人确实是没办法预知他们的行为会造成陈亚萍死亡,所以不会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公诉人提到这个罪名,只是要以此为由,进一步压制辩护人的观点!

    严守义眉头紧锁,深感无力。

    棋差一着,满盘皆输。

    这场庭审已经输了。

    严守义长叹一声。

    但不管怎么样,轻易放弃始终不是他的风格。

    即便希望渺茫,但还是要尽量争取一下。

    我认为……

    严守义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但他也明白,这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公诉人不断扩大优势,奠定胜局。

    这场法庭辩论,几乎呈现出

    了一面倒的局势。

    冬——

    终于,法官敲响法槌,终止了这场法庭辩论。

    被告人,请做最后陈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