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蓝图!  (第2/2页)
而卖不上价。”    “至于故土难离,呵,去年穷的差点活不下去,有什么难离不难离的,我是打定主意,这辈子就跟曹哥了。”    “曹哥去哪我去哪。”    鲁大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家里能挣钱。    自己在衙门当差,各路消息灵通。    跟随曹仁,还有,还有曹信!    经过这一年,鲁大苗隐约看出来,两兄弟真正做主的,似乎是年纪更小的五郎曹信。    别看曹信年纪小,本事确实不赖。    人小主意正。    懂医术、会武功,连探花郎苏誉都称赞他是神童,当世少有。    曹家兄弟待人不薄,又是资助他们去武馆习武,又是使银子让他们进入衙门当差,最近又从苏府寻来新武技传授。    甚至还将邹隆邹虎引荐给聚义镖局镖头‘无孔不入’上官毅为徒,跟随修习枪法。    而且这一波不止邹隆邹虎,还有两人也分别被‘力举千斤’唐明义以及‘僵尸红魔’陈万亭两位镖头收入门下。    唐、陈、上官。    全都是西京成名高手。    这自是顶好的前途。    可见曹家兄弟是用心为他们寻出路的,而且也有能力寻着好出路。    “曹哥。”    “五郎。”    谢长林也在回忆,想到往日聚会时,曹仁曹信规划的美好蓝图,描述的美妙前景,一时出神。    这样一想,迁家反倒是小事。    ……    “迁不迁都行。”    “但是愿意迁去长溪湖的,往后肯定跟我们曹家更亲密,彻底绑定,我们以后也可以多下力气更多帮衬。”    “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时常日久,自然就淡出,各家子弟也不用继续上心培养。”    曹信跟大哥聊起建庄、迁家事宜。    他将这一次建立曹家庄的事情,当成一次考验,一次筛选,要看看依附于曹家的这些人家,有哪些愿意全力支持,又有哪些重重顾虑推三阻四。    以此作为进一步筛选。    愿意抛家舍业跟过去,筚路蓝缕重新起航的,自是‘从龙功臣’,往后可以重点培养。    反之——    人弃我,我弃人。    “小贤说的没错,你一个人有八百个心眼!”    曹仁听的咂舌,没想到曹信在这里还打了一重埋伏,他苦笑一声,摇摇头道:“不过结果还不错,听我一说曹家庄初建正缺可靠人手,38家都愿意无条件举家搬过去。”    雇佣做工。    资助习武。    cao办前途。    曹仁曹信对这些人家,可谓再造之恩。再加上各家都是精挑细选的良善人家,这一次曹家说要人,他们纷纷第一时间响应。    可见兄弟俩没看走眼。    曹家庄前期有这一批人,就可以将框架搭建起来。随后再在储备名单中的31户人家中雇佣人手一同前往长溪湖。这第二批就不着急举家迁过去,慢慢熟悉,接触后还得再筛选一次。至少在前期,尽量保证曹家庄的纯洁性。    “等到了庄子,各家第二批少年可以先练起来。”    “比如谢家老二谢元华,今年14岁。鲁大苗的弟弟鲁二河今年10岁。邹隆邹虎的meimei今年11岁。”    “以往顾不上,也没地方折腾。”    “这次到了长溪湖就集中起来,先打基础。等到十四五岁就正式开始习武。”    “我看下,38户人家,不算谢长林、鲁大苗等已经在武馆习武的31人,十岁包括十岁以上的少年少女,一共29人。十岁以下的、六岁以上的,一共33人。往下不足六岁的11人。”    “十四岁以上习武。”    “十岁以上筑基。”    “六岁以上识字。”    “把曹良也送去一起,先识字,再筑基,最后习武。”    “这样十年下来,曹家庄必成气候,不会弱于聚义镖局。”    曹信口中描述曹家庄的蓝图。    想做到这些当然不容易,但至少,他背靠原始仙界,再长大一些还可以货殖南北赚取大量财富。    又有‘洞悉’,可以‘因材施教’。    这是两只最有力的拳头——    一手钱财!    一手人才!    两拳紧握。    其他再多难题都是纸老虎,不足为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