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骆阳牌破壁机  (第1/1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火车缓缓驶离站台,梅梅在爸爸的陪同下告别mama,走上了去上大学的路途。    耳机里,骆阳的歌声陪伴着她。    这新专辑的声音质感没的说,比舞台版的好了不是一个层级。    哥哥的声音清泉一样好听。    和舞台上不同的是,很多歌曲的编排上有了细微的变化。    送别里出现童声的和声。    悟空里没有了之前的喊麦,连贯性好了很多,人声和戏腔全都特别的饱满。    干杯在舞台上时不是骆阳唱的,这次再听骆阳唱,比大A的版本强了简直不止一星半点。    不再犹豫和失恋阵线联盟,专辑里面都是骆阳独唱,只在副歌部分加了一些和声,让整个声音的层次也更加的饱满立体。    带上耳机听的时候,声音质感拉满。    曲风变化最大的是凡人歌。    在台上的时候曲风是慷慨激昂,态度犀利,专辑里面的曲调反而变得柔和、轻松,听起来没有那么的愤世嫉俗。    这都是骆阳要求的。    场景不同,需要的东西不同。    在舞台上的表现是需要张力来刺激观众,如果通过耳机来单独听,他希望给听者传达一种豁达、轻松的氛围。    这几首歌虽然都是骆阳参加节目时的老歌。    而且出圈后在网上还挺火的。    但专辑里就好像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听着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感受,和新歌也没什么区别了。    火车在轨道上狂奔,梅梅看着车窗外急速后退的田野、树木、房子,陶醉在了歌曲和骆阳的声音里。    「我在沙滩画个圆圈~    属于我俩安逸世界~    不用和别人连线~~    ……」    哇,原来哥哥唱情歌这么好听。    嘤嘤嘤~    这首美人鱼显然和见面会上的那两首不是同一个维度的。    骆阳的声音非常的细腻。    体现在一些很细微的地方。    颤音、尾音和真假音的转换,让这首歌充满着小惊喜,也营造出了一种温柔缱绻,又撕心裂肺的情歌氛围。    谁听了会不说一句,verygood!呢?    正当在美人鱼忧伤的尾声余韵中飘荡的时候,歌曲也来到了专辑的主打歌,以父之名。    这首歌,在见面会上已经听骆阳唱过了。    梅梅现在脑子里还对骆阳穿着西装戴着墨镜的形象挥之不去。    这首歌到底要唱个啥?    长达一分多钟的前奏在耳畔再次响起。    这次梅梅淡定多了。    她不再看向窗外,而是把听歌界面切换到了歌词显示界面。    闭上眼沉浸式听前奏。    她完全悟了。    前奏里那低沉的男生独白,是祷告!    感觉就像是电影的片头,祷告、歌剧女声、低沉诡异的管弦乐,无一不在给你构建画面感。    梅梅已经不拿它当成是单纯的音乐在听了。    啊~~~~    这四段的女声尖叫,现在听来也没那么刺耳和奇怪了。    反而觉得和整个曲子的风格和这首歌的暗黑气质是相当吻合的,甚至是点睛之笔。    越听越上头了反而。    「微凉的晨露沾湿黑礼服~    石板路有雾父在低诉~    ……」    看着歌词再听,梅梅顿时就有了被惊艳到了的感觉。    哥哥太有才了!    她似乎懂了,哥哥是在用音乐讲故事。    故事里他因为某些原因成为一个杀手或者是杀了人,走上了一条人人畏惧但又孤独的道路。    他就像是暗夜中的王者,无数人在他脚下臣服被他驯服。    但没人了解他内心的孤寂。    他想要的一直是小时候那个纯真又温情的画面。    父亲牵着他的手走过雾气迷朦的石板路。    但这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梅梅把整个专辑设置成了循环播放模式,慢慢地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新专辑上午十点上线。    最开始只是在骆阳粉丝内部讨论度比较高。    四大音乐平台为了引流还特地有针对粉丝办了一些活动。    平台多精明啊。    歌曲虽然是免费听的,但是你得注册会员。    现在你不用花钱,那将来呢?    而且如果新注册会员多到一定程度,这些流量本身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怎么变现,他们有的是方法。    于是四大平台打起了面向骆阳粉丝的活动战。    就看谁的活动力度大,吸引粉丝来注册的多。    版权战里,音乐平台都抢独家。    没想到骆阳是个奇葩,宁可低价也不给独家授权。    这就让音乐平台没办法垄断。    听众可以自由选择在哪听。    如果平台无所作为,很可能钱白花了,流量都跑了别家那去了。    所以才有了它们还比较激烈的活动竞争。    而这种动作本身就会产生热度。    把骆阳的新专辑自然地送上了热搜——    骆阳音乐专辑,《来者,骆阳》四大平台上线首日活动大比拼。    刚开始这只是个营销号蹭热度发的,很快就因为自然流量大被推了上去。    既然上了热搜,那粉丝也会前来助阵。    还有一些其他歌手艺人的粉丝注意到了后也来底下浑水摸鱼。    热度蹭蹭地往上涨。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那些想要踩一脚的人想要让自己的话有可信度就得真去听,而且还得仔细听,然后抠出不好的部分。    所谓的言之有据。    但是万万没想到,骆阳的这张专辑从制作、歌曲本身的质量和音乐性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毛病。    而且大部分粉圈的朋友没有那么的专业。    他们有的只是好奇。    因为很长时间内没见过音乐平台通过这么个方式竞争的场面了,纯粹想知道骆阳的这张专辑有什么与众不同。    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是因为没给独家罢了。    没有垄断,自然竞争就充分。    还有的别家粉丝是单纯接受不了骆阳粉丝把这张专辑吹得神乎其神。    仿佛骆阳马上就要是华语乐坛第一人了。    那让她们的哥哥jiejie们往哪放。    所以心里憋着一股气,准备听一听然后去反驳骆阳的粉丝。    这两类粉圈的人,听过骆阳的专辑后反而喜欢上了专辑里的歌,被同化了的不在少数。    他们有的人直接就在评论里也跟着夸了起来。    有的则因为自家哥哥jiejie,不做任何评论默默听歌去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为了黑而黑的黑子。    只不过他们也只是主观说不喜欢什么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很快便淹没在了赞美的舆论狂潮里。    专辑上线两小时,就解锁了第一个buff加成。    破了粉圈只能粉一个哥哥/jiejie的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