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四章 心慈手软伏衡华 (第3/3页)
后有问题! 目光不怀好意盯着伏衡华,她将小心思遮掩起来。 先让你嚣张几日,等我找到证据了,呵呵……直接捅到五叔跟前去。 …… 三人寻一处安全地界,伏衡华将鸣希魔族情报拿出来。 “我从那些遗物上探寻情报,鸣希一族存在劫仙,还不止一位――”那些铠甲、战车的打造,涉及不少高深技艺。 这时,伏桐君取出铁板,将十地模型激活,并将鸣希魔人的据点一一指出。 “如果星宿海的情报没错,鸣希魔人有八十三个据点,人口超百万。劫仙……你们看,这里有三个大据点。我认为他们既然能彼此对峙,而没有被某一方吞并,应该是旗鼓相当。” 至少三个劫仙。 伏宣和:“鸣希魔人是全族修炼,且为魔神眷属。倘若他们支援魔道,对我们很不利。” 衡华研究铁板,端详九地模型。 三大陆看似彼此独立,但坐落在同一片地壳。从第一地渊向上五千丈,三大陆的地下根脉完全相连。 可以预见,蒲河魔帝之所以结盟地下势力,就是打算从地下对右大陆发起突袭。 “有意思,真有意思。”衡华露出笑容,抛下鸣希魔人的事,专心研究九地结构。 按照“九地堪舆模型”显示,或许南闫福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天洲遗地。 “南闫福洲的地根,应该就是通天洲的地根。” 当初古仙人是如何建立东莱神洲的? 将通天洲切割,把一部分带走,于海面重新化作大陆,建立地根。 那么,地根长什么模样? 是如同天柱一样的笔直圆柱,还是如同山岳一样下粗上尖?亦或者倒过来,似如意簪状,上宽而下细? “或许,当年龙王们之所以能怒沉东莱洲,是因为地根太‘细’了?” 衡华敲击模型,一缕缕造化之气在周边模拟三座神洲虚影。 这三座神洲原本和南闫福洲连成一片,同在这片地根之上。 可随着一场大变,其他三座板块缓缓漂移,在不远处的海域生成地根,再度和九地世界连接。 没错,作为一座独立大陆,自然要与真正的地层联系。 不连地壳的浮洲,如何以神洲自居? 东莱地根在古仙人施法下,自然也连通第一层地壳,只不过那边的地根没有被魔神侵蚀,并未出现“通道”。 “所谓的‘覆洲’实质上是支撑东莱神洲的地下支柱,被龙王们削掉。导致神洲缓沉,再度和地壳接触?” 伏桐君见伏衡华沉思,灵机一动。 她凑过来,轻声道:“兄长,我知你喜好研究此类事物。所以才特意往星宿海寻得此物……还有这面镜子。” 伏桐君取来星镜:“此物勘周天星斗,对兄长祭炼云轴大有帮助。加上这件九地模型契合乾坤缸,或许对兄长演练九天十地大观有所启发。” 伏衡华一个激灵,迅速看向伏桐君。 这丫头不傻啊,这是打算把我拉下水,以此逃避大哥的追究? 哪有那么容易! 衡华眼珠子转动,上下打量伏桐君。 当窥见伏桐君身上的造化之气在不断汇聚,他恍然一笑,爽快接过伏桐君赠送的星镜。 “好说好说,不枉哥哥平日心疼你。” 呵呵…… 伏桐君心下冷笑,面上却越发温柔。 “兄长对meimei的照顾,每一日都不敢忘。” “嗯嗯,好说好说。” 衡华缓缓点头。 “那么,兄长自当助你一臂之力,利用你盗来的天材地宝,帮你推演结丹心法。” 伏桐君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竟然发现了。 小丫头,就你那点浅薄道行,还打算跟我斗? 衡华洋洋得意道:“我帮你推演《七蛊绝仙书》,对你修行进度一清二楚。你处于结丹边缘,这次去星宿海,应该就是为了自己结丹吧? “你得东莱蛊魔传承,却不肯如那些魔道修士一般,将自己炼成‘魂虫散灭之体’。” 将自身置入万蛊阴棺,受万蛊噬心之苦。最终人不为人,成为万蛊聚合的“蛊王意识”,回头定会被老爷子一剑劈死,直接转世去了。 因此,伏桐君借鉴玉圣阁的法子,打算用一个仙道秘术修炼灵体。 可伏衡华精通百家道法,略一琢磨,就明白她的想法。 “你从星宿海盗取的宝物是哪种?莲花?宝玉?星核?神水?拿来,让为兄参详参详――大哥。”衡华转头对伏宣和道,“虽然meimei盗宝有些鲁莽,但也是一心为了道途。不如先等她结丹后,我们再讨论其他?” 盗宝是为了帮我演练九天十地? 屁,那是你为了自己成道! 回头,还不是需要我帮你推演结丹秘法? 打算用这件事逃过大哥责罚,没门。 不过关乎伏桐君结丹,伏衡华的确不敢怠慢,当即取出神洛天书,开始为伏桐君推算结丹秘术。 《神州异志二》 临兴有山,名万寿谷。有异人结庐清修,食蟠桃延年。 时人多有思慕贪寿者,献家财以求仙桃增寿。少则三五年,多则一甲子。临兴由此而多瑞老也。 道人山灵子游行此地,见满城老叟,问其故。 路人言:“万寿有仙,德泽一地。” 山灵子慕仙而访,异人热情以待,携手于桃林论道,奉美酒、蟠桃。 三日后,山灵子出谷。 行至半道,忽折返。 窥异人埋生人于坑,桃木遂破土自成。 山灵子恍悟:开花结实,延年益寿,乃人命所得。 怒而现身降魔,异人弃谷而走。 后伐林毁谷,救树三百,重归人道。 然慕长生者闻之,怨者居多。山灵子即走。 异人闻而归还,迎客甚多,皆求长生。 喜道:“众者诚心长生,何愁万寿谷不复?” 请众入谷,皆埋于地,化作桃林。 异人由此而长生也。 …… 然寿岁常固,却难逃人劫之厄。 灭邪之战,正道群起攻之,万寿谷火焚而灭。据传,乃赤渊门下所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