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说妹解惑  (第1/2页)
    “那东湖君家,前身可是一位真学之士?”    “相君生前乃太祖年间大才子,拜师司徒鸿儒,儒术通达‘经香之境’,可以文气生香。”    刘彦提笔回答二姐所问,写下【相建元】三字,暗言君家姓名。    高二闻此,玉容几分豁然,看相君名讳道:“原来相君是位‘经香学士’,他的雅号我有听闻……”    “《百子籍》中记载,太祖年间江南有十八名士,其中‘建元公子’乃杭州第一子,想来便是此君。”    “难怪君家可以诗词酿酒。”    “此等境界的儒士死后,虽然大业中断,但儒术境界还在!”    “只是无有rou身承载儒教真学,酿不出真学文光。”    刘彦听这一句,心中便有猜想,思道:“儒家的学问,要以身载道,rou身存书,如此方能存住真经,酝酿成文光。”    “二姐之意,莫不是说……”    “我正是此意。”    高二微笑捏起‘文酿诗酒’,把杯观赏说:“我猜那君家,定是以酿文光之法而酿酒。”    “他境界还在,但无rou身载道存真学,于是就以酒缸为‘学问容器’,把所得文章诗词投入酒缸,因而得一缸奇妙酒酿!”    “他那青山酿,好比是真学所生文光。只是稍有不同。”    “你吃他半缸,等于饮他一半身学。”    “酒气即是才气、文章气,亦可视为学问精气……”    “此气归入你身,又不能吸纳,你自然陷入当时窘境。”    “妙就妙在…,世才以自己诗文为瓶器,盛装了他的学问精气。”    “而后,你诗文与他学问之精相合,一点点将其学问精气,化为自家诗气。”    十四娘听到此,眼眸闪烁道:“这是不是就好比,把偷来的银子化了重铸,变成自家银子?!”    十三挑眉瞪小妹说:“姐夫哪里是偷?分明是相君所赠,应该说是‘银子打成了首饰’。”    刘彦耳闻二姐推测和两位贤妹比喻,内心多了些明了。    “二姐是说,相君另辟蹊径修儒术,以缸为容器,承载学问酿成酒浆。”    “我闻君家那缸青山酿,酿了有百余年,昨夜我一场醉,等同喝去他五十年学功。”    “若非二姐点明,小弟尚不知相君对我如此恩厚!”    高二含笑问道:“如此厚待,必然有事,他可有事托贤弟相助?”    刘彦点头,与她说起‘明日赴阴山,渡河拜薛娘子’之事,说:“此事我已答应君家。”    “原来如此!”    高二对‘下邳阴山给孤园’亦有所耳闻,道:“我知道了,相君之所以劝你多饮此酒。他本意其实是,想借此酒气保你神魂。”    “届时你魂身渡河,有他学问精气护体,可以抵消沸河之苦。”    “而贤弟却想出妙计,以诗瓶装其酒气,收了他的学问为自家所用。”    “我料明日相见,那东湖水主定然惊讶。”    十三娘担忧道:“可是姐夫失了酒气护身,生魂单薄如何经得起沸河熬煮?到时还不煮熟了?”    “jiejie糊涂。”    十四娘手指案上《山居秋暝》说:“酒气被姐夫诗作所收,化作了诗气。”    “方才,你没看见诗气化衣氅,加在姐夫魂儿身上哩?”    “去时姐夫以六卷诗气护魂,不一样能抵御沸河酷热?”    “而且,君家学问被姐夫炼化了,那相君也不得要回去,姐夫因此得了好处!”    “不错,你说的极是!”    十三娘脑子转过弯,转对刘彦道:“姐夫真有福运。”    “小妹以为,这六卷诗气,将来能够修成宝物。”    “或炼成护魂法衣,或者……”    “这个无需你来指点。”    高二明眸扫视她,打断说:“你个修道狐狸,如何指点真学之士?”    “世才意外收得六卷诗气,自会琢磨其中妙用。”    “吃完这杯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