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上房揭瓦  (第1/1页)
    脱下披风,李丽质很顺手就接了过去。    不过早上的时候,她明明记得他都没有穿披风出去,更不知道他有这件披风。    虽说如今才是深秋,但是一早一晚还是会降温。    李幼睦不就是因为这样才生的病。    当然,李丽质现在可不知道这些。    李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把她揽了过来,坐下,拥在怀里。    “你信不信,我说了,你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    “什么意思?”    李丽质便道。    李重:“我回去看了看姬妾,然后有一个儿子恰好染上了风寒,生病了。所以就晚回来了些。”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然后就只见她的眉头微蹙,立刻说道:“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派人回来说?”    “?”    李重歪了歪头,不是很理解。    “既然他是你儿子,那就是我儿子,你怎么不早点说,这样我也可以去探望了。”    她似乎很理所当然地这样说道。    不过李重却从她的背后看到一个人——长孙皇后。    以长孙皇后的为人,李重不相信长孙皇后在婚前没有跟她说过什么。    所以……    她说的这些话,大概率只不过是她母后教给她的罢了。李重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道:“他可不是你儿子。以后……我们会生出我们自己的儿子。生五个!”    说完,然后便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李丽质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只能是重复道:“驸马在说什么傻话,既然他是你儿子,那就是我儿子。”    “嗯!你说得都对!那以后,我们的儿子一出生了以后,他就会有四个疼他的兄长。然后一起教他上树掏鸟窝,上房揭瓦,下河里摸鱼、抓泥鳅……”    李丽质忍不住可爱地皱起了鼻子,“你都在说些什么。”    李重又想了想,然后嘶了一声,道:“唉,话说那首歌是怎么唱的来着?”    然后……    李重便给她唱了一首《捉泥鳅》。    听得李丽质直皱眉,心想:“好歹也都是太子太师的儿子,居然去捉泥鳅。”    不过话说回来,泥鳅是什么东西?    鱼这个好理解。    宫中隔三差五都能吃得到。    可泥鳅她没见过。    “泥鳅是什么?”    之后李丽质便问道。    只能说话题聊岔了,不过……慢慢来吧!    第二天。    李重照常在科学院当值,李丽质也是去探望了李幼睦。    具体的过程,李重也不太清楚,不过反正晚上李重回去的时候,两边都挺高兴的。    李重也觉得,该是时候提出实行之前说过的李丽质四天,然后剩下的人一起分四天的方法。    之前一直都没有实行,那是因为李重觉得,如果一开始就这样,那李丽质肯定不跟他亲近。    但现在她已经独占半年了,她心里肯定就会内疚,一内疚,再把这个提出来,她就会好接受很多。    当然!    李重的终极目的,肯定还不是这样。    他想把两个坊的距离再拉近一点点。    打算把原来的李宅卖了,然后在贴着公主府的地方再买一个宅子,到时候直接打通隔挡的土墙,两边就可以连接起来。    如此一来,每天早晚的问候就变得轻便了,交流也会比往常要多。    将来要是有了儿子,几个也可以一起玩了。    说起来……    今年他的儿子也都五六岁了。    这教育是个问题。    说是要把他们送到国子监吧,可人家国子监只收十四岁以上的学生,李重想了想,估计还得是自己教。    所以再过一年吧!    等他们再玩一年,就让他们跟着自己去科学院当值。    他一边当值,一边教他们。    至于会不会被监察御史弹劾……反正,到时候让李二包庇一下就好了。    马周吃鸡都不算rou,那他这当值的时间教儿子应该也不算教。    更别说……    他这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给大唐培养栋梁之材。    李重找了个时间,进宫给李二这么一说,李二自己也有一个儿子,而且是一样的岁数。    只比李重的儿子大了不到半年,便道:“朕把晋王也放到你那,他们岁数都一样,你正好可以一起教。”    李二这属于是下命令了。    不过这样也好。    因为这样包庇起来,理由也就更充分了。    李重:“可晋王他住在宫里,不方便。”    “可以让他跟你一样,住在公主府。”    李重撑着凭几想了想,然后便道:“行吧!不过不是住在公主府,住李宅吧。我安排他跟我儿子一个屋子。”    李二:“……”    李重:“不然,我四个儿子说不定会孤立他。”    事情谈妥了,接下来就是等明年了。    对了!    李重还要向李二申请更好的钢铁。    之后李重便又道:“科学院需要更好品质的铁,拿来做蒸汽机气缸的各种零件。”    李二拿着书,看了一眼,又放下,“你这蒸汽机都做了好几年了,怎么还是看不到有什么成果?”    李重便道:“我也想快点,可这东西急也没用。科学院的工匠每天都推迟半个时辰回去了,他们也想尽早地做出来。问题是,条件不允许。”    “那就不能多做一些像之前脚踏缫车那样的东西?”    李二又问道。    李重:“那些东西已经到头了,已经找不到更好的了。与其关心这个,不如还是关心下下面的百姓,能不能每家每户都有一台脚踏缫车。脚踏缫车越多,就证明了大唐越富有。我觉得,如今大唐肯定还有很多地方不知道有这个东西。”    等到李重回去了以后,李二便命人组织工匠,所有在籍的工匠,都要学习怎么制作脚踏缫车,与此同时……    在各州县,也以脚踏缫车的数量,来确定官员政绩的好坏。    当然,会有一个基本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算及格。    虽说这种做法是过激了一点,但它的好处却是,能快速地把脚踏缫车的技术给全天下推行开来。    而且,就连房玄龄都觉得这可行,认为这对大唐有利,那肯定是可行的。    只是以往历朝历代的人,他们都不太关心这些,房玄龄反倒是觉得,如果能多一些李重这样的人,那就太好了。    李二盯着房玄龄,总感觉房玄龄这话……话里有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