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参自己一本  (第1/1页)
    ,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手持青莲剑,李青走出书房,来到后院当中。    “剑乃君子,我为御史。今以舌剑寄托谏官之刚正不阿,御史之路时刻铭记自身职责,尽职尽责发挥自己的作用。    愿以刚直之性、浩然之气为天下荡涤污秽、铲除jianian邪。    孕剑诗当铿锵有力、正气凌然。”    脑海当中,和剑有关的诗词一篇篇闪过。    一盏茶时间过去,李青长吁一口气,目光坚定。    他胸前浩然之气激荡,锁定手中青莲剑,缓缓念道: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两句诗念完,李青灵台之上,文宫霍然绽放光芒。    青莲剑凭空消失不见,没入文宫当中。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是李青没有预料到的。    他不紧不慢,继续念道:“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文宫中,秋水澄不流。”    文宫内,青莲剑光芒璀璨,道道流光在剑身上流溢。    似有精光宝气藏于其中,隐而待发。    “至宝有本性,青莲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青莲剑内精光宝气冲出,照耀整个文宫流光溢彩。    剑身之上,剑气汹涌,席卷四方。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吾当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李青最后一个字落下,青莲剑已和从前截然不同,剑身刚直,正气凌然,浑身上下充斥着浩然之气,悬挂在文宫雕像的腰间。    这一幕,让李青愕然。    他心念一动,青莲剑从文宫雕像中消失不见,出现在他的手中。    再次握着青莲剑,李青明显能感觉到剑已经与自己融为一体,成了自己身体内的一部分,能够如臂指使。    “去!”    李青轻叱一声,青莲剑脱手而出,化作一道流光直上天穹。    摸索尝试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青莲剑被收回到文宫当中。    重回房间,李青沉思静想。    “青莲剑没入文宫,任凭我心意使用,可飞剑御敌。    如柳长风那般御剑飞行理应也不在话下。    可这并非唇枪舌剑。    莫非孕育舌剑,不能凭借外物。    亦或是不能以剑为载体,需要另换他物?”    李青琢磨许久,也想不明白。    看了看时辰,索性便不想了。    明日还要去皇宫一趟,向天符帝请罪。    临平府,他升堂重审李桧案。    为了激怒曹家,引出更多jianian佞之臣,当堂斩杀曹放和王晋等人。    他作为侍御史,有升堂重审之权,有判决之权。    但最终斩杀曹放等人,还需经过一系列的司法程序,如此才圆满。    这个先河不能开,一旦开了,后世御史有样学样,将引发各种冤假错案。    宽衣解带之后,李青躺在床上,对自己进行检讨。    “我的心性还需要磨砺,不该那么急。”    “此案虽证据确凿,按大周律法,曹放等人必死无疑。但我为了帮好友翻案,为了引出更多jianian佞之臣,铸下大错。”    “此举不合圣人准则,当时刻铭记于心。以我自身,警示后人。”    ……    次日。    李青用完早膳,穿好官服,便去御史台点卯。    如今的御史台,不再人烟稀少。    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人员皆已完善。    唯有御史大夫空缺,侍御史也只有李青一人。    不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还是天符帝默认了侍御史就一个名额。    总之两名御史中丞,从未就此事上书。    随着官员齐备,各司其职,整个御史台才算是真正运转起来。    李青敏锐的察觉到,应城郭策,南豫赵楷,这两个能力颇强、被他选入御史台的寒门士子,每次与他目光接触时,都面带愧疚、躲躲闪闪。    似乎做了什么对不起李青的亏心事。    “郭策,赵楷,随我来一趟。”    李青将两人叫到自己的办公所在,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情况。    “大人。”    “大人。”    郭策和赵楷见礼之后,李青问道:    “你二人为何见了本官躲躲闪闪?”    二人闻言,纷纷低着头颅,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样。    最后郭策羞愧难当的说道:“大人,我……我有负大人厚爱,和殿阁大学士杨大人侄孙女结了姻缘。”    赵楷亦羞愧无比的道:“太傅府上有人寻我,说我南豫赵家村,是靖州赵家遗落在外的分支。我……我已认祖归宗。”    这一届科举,非世家出身而高中进士之人,唯有李青、赵楷、郭策。    三人俱是家境贫寒。    贫寒学子高中进士,必是勤学好进之人,内心坚韧不拔。    按照往届惯例,这些人都会被各大世家争夺。    甚至有些人更是在会试之前,就已经被世家收拢人心。    郭策和赵楷这类进士投入世家,在这个时代极其常见。    看着他们垂着头颅,满脸羞愧难当。    李青叹道:“郭策,你家境贫寒,能读书、能考中进士,除去你自身勤学之外,全靠你家中老母有一门织布的好手艺,日夜织布供你读书。    如今你母亲早已久病缠身,身为人子,理当报答母亲的恩德。    入了杨府,能为你母亲治病,你母亲也能安养天年。    这是身为人子的孝,本官并不会因此怪罪于你、轻贱于你。    只希望你行孝之时,不要忘了为官之仁,不要忘了造福百姓。    赵楷,你认祖归宗入了赵府,也当谨记为官之道,莫要忘了你们所读的圣贤书,所学的圣贤道理。”    郭策二人闻言,顿时涕流满面。    齐齐作揖拱手,脸色坚定道:“我等谨记大人教诲!若背弃圣贤道理,为官不仁。当遭天下人唾骂,受五雷轰顶而死!”    他们的声音虽然哽咽,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李青轻轻点头,“下去忙你们的事吧。”    二人离开之后,李青站在原地良久。    最后整理好衣冠,出门往皇宫而去。    “李青,你匆匆出门,去往何处?”    御史台大院中,原鸿胪寺少卿如今的御史左中丞,和李青迎面相撞。    李青拱手道:“下官欲往宫中,参奏一本。”    “参奏?”御史左中丞眉头一拧,这才刚过休沐,就迫不及待的又要弹劾官员?这个年轻人,当真是无所畏惧吗?    “所参何人?”    “参我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