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我与众生无别  (第1/2页)
    ,西游之造化天司    “生无所求,死亦何悲。    贫僧早已放下生死,又何须以死明志?    救与不救,只在一念,贫僧选择……不救。”    三藏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借此表明心志。    “哦……”    观音菩萨轻轻叹了口气,“可知你这么说,佛祖必然会十分失望!”    黎山老母转向观音菩萨,    “我就说不要这么试探小和尚,非要把人给逼上绝路,换了是老身,也没有为了一个陌生人牺牲自己的道理!”    不,你不懂!    文殊和普贤菩萨一起转向黎山老母。    从阐教入佛门,她们更清楚这其中的关窍。    佛门所看重的,并非结果,而是心意。有了救人之心,就算力所不及,也是达到了佛祖的要求。    三藏这一关之所以难过,反而是在他选择救与不救都是错。    救了,是没有大局观,枉顾自己取经人的责任和佛祖重托。    不救,又是没有生出慈悲心,西游的重任,还是不能交到这样的人手上。    究其实,这件事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又或者到底有没有正确答案,她们心里也在犯嘀咕。    不会是佛祖刻意为难三藏吧?    几位菩萨看向唐僧师徒的眼神,都有了些许怜悯。    “若换了几位菩萨是我,又当如何做?”    三藏开始发问。    “阿弥陀佛,遵循本心,无谓对错!”    观音菩萨欠了欠身,给出了她的回答。    “贫僧的本心,便是……我与众生无别。”    三藏微微低头,对三位菩萨施礼。    我与众生无别?    “众生即我,我即是众生,无有分别。三藏可放下自身生死,也可放下众生,死者死矣,贫僧有所当为,不会轻言牺牲。”    “好!”    静轩居士实在忍不住,给三藏鼓掌叫好,    “好一个有所当为,当仁不让,这才是大智大勇的取经人!”    这句话一出口,黎山老母和几位菩萨的眼光全都向他聚焦。    唐三藏离经叛道也就算了,你一个卷帘将军,玉帝派来取经队伍的卧底,跟着起什么哄?    “所以你斩杀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贼,又在西番哈咇国边境,怒斩妖王和魔将?”    观音菩萨看似平静,眼里却蕴含着异样的光芒。    虽然三藏是佛祖指派,但对外却是她保举的取经人,现在搞成这样,她才是进退两难的那个。    原来如此。    静轩居士脑筋一动,这才明白今日之考验是为何而来。    唐三藏以霹雳手段,震惊了灵山诸位高层,如来这是坐不住了,所以派观音出题试探?    “是!”    三藏表现出了耿直和倔强的一面,毫不犹豫地承认了。    你~    观音菩萨柳眉倒竖,脸上隐隐现出了怒容。    “菩萨休恼!”    悟空立刻跳了出来,挡在三藏身前,“今日之事,不过是一场试探,菩萨在上,就回去禀报佛祖,说我这师父慈悲为怀,舍己为人,救活了你家老丈,不就行了?这事儿你不说、我不说,谁又知道。死是假死,救也白救,佛祖老儿也没损失不是?”    “你这猴头,休得歪缠!“    菩萨伸手,作势要打悟空,中途却又停下,开口说道,    “西行路上,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凡有一丝杂念,都到不了灵山,取不得真经,岂可如此儿戏?”    取不取得真经,是你说了算的?    静轩居士嗤之以鼻。    就算没有《大藏经》,唐王李世民的绝世刻本,还装在本居士脑子里呢。    这一念方生,他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    眼前浮现出太宗皇帝春风拂面的笑容,    “治国之道,以’仁’为本,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