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3、筹码到手  (第1/1页)
    自行车厂到手。    楚尧心中更加安定几分。    这对于自己投资“共享单车”赛道,是个重大利好。    两千万,不算贵。    本质上而言,楚尧就没想靠它赚钱,纯粹是战略布局。    可以给方玉那边,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如果把眼下的共享单车赛道比喻成一盘围棋,自己已经提前半年落子。    这才是大佬玩法。    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赚最简单,也是最多的钱。    ……    只是。    楚尧没想到的是……    接到方玉的电话。    “楚总,我这边按照您的要求,和小黄车的创始人接洽了,目前已经初步达成投资意向,我们出五百万,占11.8%的股权。”    “算是天使轮。”    “接下来的投资轮次,我们都有优先跟投权,且以后会拥有一个董事会席位。”    方玉这样汇报。    楚尧:……    一愣。    这就……谈好了?    清楚记得,小黄车的创始人,是个头铁娃,不那么好搞的青年。    娃家世背景很硬。    人很拧。    况且,帝都是创业投资领域极度发达的城市,压根不缺风投资本。    没想到,方玉办事效率这么高。    能这么顺顺利利的办成,属实让楚尧喜出望外。    本来还以为,要费一些周折。    也不知道,是自己高估了这件事的难度,还是自己低估了方玉的能力。    “你怎么谈的?”    楚尧笑呵呵的问道。    方玉:“就初步了解,尽调,沟通,协商,达成意向。”    “坦白说,我都不是很看好这个赛道,不过,这是您的要求,我无条件执行。”    她犹豫一下,还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她去帝都之前,本来还以为,这是一家什么高科技公司,未来成长潜力惊人,所以才被楚尧这么心心念念的惦记。    但没想到,过来之后,一看,毫无科技含量。    心都凉了半截。    这个项目,就是纯粹的,闲置资源再利用嘛。    是个人都能做。    而且现在规模还很小。    或许,这项目唯一的好处就是,成长性惊人。    租用自行车,的确是刚需。    全国各地,都可以快速铺市场。    但,反复算了一笔账后,方玉发现,这个项目,很难赚到钱,很难盈利。    她不知道,是自己格局的问题?    还是商业判断不行?    楚尧想了想,又问:“你在谈的过程中,没有其它投资人跟他们聊?”    方玉:“没有,我们是第一家。”    顿了顿,她还是多提醒一句:“楚总,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句,根据我的经验而言,这个项目,大概率无法达成盈利,即便它最后规模成长起来,除非开辟新的业务,否则,我不认为它能赚到钱。”    “当然,我会百分百执行你的决定。”    楚尧笑了笑。    明白了。    看来,还是自己进入的时机,太早。    早到其它投资人,都还没把眼光,看到这边来。    这当然是好事。    方玉,确实也够尽职。    这项目的确赚不到钱,这是日后的历史事实。    但……资金盘嘛。    反正自己也不会跟到最后。    “我知道了。”    “钱现在打到公司账户,你尽快和那边创始人签约。”    “辛苦。”    说完,楚尧就干脆挂断电话。    安排转钱。    再落下一子。    ……    历史是相似的。    只是,书写历史的人,大抵不同。    前世,小黄车的天使轮一血,被一个姓朱的男人拿下。    起初同样是波澜不惊,没有什么人在意。    但,几年后,那个姓朱的男人,靠着这个项目获利几百倍。    他自己,也成为投资领域的风向标,大咖,法眼如炬的代表。    这一次……    不好意思了,朱兄。    我截胡了。    ……    三天后。    方玉完成投资,带着各种合同文件,回到鹏城。    这个投资案,说实话很简单。    几乎毫无难度。    项目股权清晰,项目简单,那边创始人急缺钱,这边老板支持……    就跟干柴烈火似的,一拍即合。    作为自己过来做的第一个项目,公司的开门红,方玉觉得没什么挑战性。    她自己也谨慎看好。    只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驱使着她,按照楚尧的要求,完成投资。    她回到鹏城后。    楚尧第一次去了趟位于金融中心的公司。    很小的一间,一百来平。    公司名叫“一诚资本”。    这是方玉取的名字,楚尧都没管。    目前,公司也就三个人。    方玉是老大。    下面还有两个,就是孟辰之前推荐的两个。    俩男的。    一个叫张超。    一个叫邓鹏飞。    都是金融行业的青壮年民工。    到了公司之后,楚尧详细看过各种股权文件,确认无误后,简单开个会。    主要是楚尧讲,他们听。    目的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这次大家做的不错,辛苦了,项目奖金每人十万,按月打卡。”    楚尧一句话,三人都有点惊呆。    这……这就十万?    相比起所做的工作量而言,这十万块钱,简直就跟白捡的一样。    老板……大气!    张超和邓鹏飞都喜气洋洋。    只是方玉,眉头微皱,却也没扫兴,带头笑着鼓掌。    楚尧继续说道:    “共享单车这个赛道,我长期看好,为此,我甚至收购了一家自行车生产厂,年产能百万辆。”    “继投资小黄车成功后,我们在这个赛道,可能还会投一到两家,对于这个赛道,你们要长期关注。”    方玉沉默听着,在纸上记录重点。    赛道投资,这是红杉的风格啊。    老板,格局真的很大。    产能也拿下,看来,是真的看好。    “我会在合适时机,推动创业公司和工厂资源对接。”    方玉恰到好处插了一句。    她明白楚尧的意思,肯定不是靠卖车挣钱,那能赚几个?    是战略布局。    楚尧看了她一眼,满意点头。    “我判断,明年,将会是共享单车年,这将会成为风口,至少是风口之一。”    方玉:……    张超:……    邓鹏飞:……    三人集体一惊。    这么高的评价?    他们难以置信。    投资,就像是在一片充满迷雾的原始森林中,寻找正确的光。    路对了,怎么都好说。    但,寻路人,极度稀有。    莫非这位年轻的老板是?    他们心情有点激动,也有点疑惑。    这一切,都只能靠时间来证明。    好在,也用不了多久。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