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 足迹分析(大章求票!) (第2/2页)
都搞不定。 而就在众人吃饱喝足准备开动的时候,所有人接到了一个消息。 在关注出租车的同时,要找一个身高一米六八到一米七之间,体型偏瘦,五十岁左右的一名男子。 男子最大 的特征,左脚有点跛足。 ************************* 从昨天晚上11点多拿到鞋印照片开始,直到今天中午,陈言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 而交给刘青山的嫌疑人特征,就是陈言这十几个小时的劳动成果是的,陈言关于犯罪嫌疑人的足迹分析有了很不错的结果。 陈言首先确定的是嫌疑人的身高范围。 足迹分析的确定,是要有一个突破点位的。 一般来说身高体重是足迹分析当中最重要的固定分析点位。 只要能够比较准确的确定一种,其他信息根据鞋印的数据测量,就能够测算出来。 陈言最先确定的点位是嫌疑人的身高。 这一点是根据鞋印足弓的长度和出租车驾驶座位调整的角度共同确定的。 根据足弓骨骼的大小和角度,确实能够推论所有者的身高,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参照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误差比较大。 原因就是,测量的准确性和鞋印的清晰度还有就是不同鞋子留下的鞋印也会带来误差。 根据现场的鞋印纹理可以分析出嫌疑人所穿的鞋子是运动鞋。 这种鞋子相对于皮鞋来讲,留下的鞋印更加清晰,反映出来的数据也更加准确。 但是因为足弓骨的长度和身高的比例是非常严格的,差上一毫米,身高都有几厘米的变化。 而且,运动鞋虽然留下的脚印比较清晰,但是那也是相对皮鞋而言。 和真正的足印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测量上是有误差的。 但是结合嫌疑人调整驾驶位座椅的角度,陈言就能相对确的判断出嫌疑人的身高。 死者李岩松的身高是一米七五,但是凶手在调整座椅后,李岩松的膝盖竟然顶在了方向盘下方的cao作台。 这就说明嫌疑人的身高肯定比李岩松要矮。 综合来看,应该在一米七以下。 而从足弓测量数据推断,凶手的身高最低在1米68左右。 所以,综合起来能够比较确的判断出,死者的身高在1米68至1米7之间。 这个数据,应该说已经是非常准了。 结合身高,配合鞋印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出凶手体型偏瘦,大概在60公斤左右。 至于性别是最好确定的。 男人和女人的足部结构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就导致男鞋和女鞋的构造一定程度上并不一样。感觉鞋子的款式就能判断出凶手的性别。 至于年龄,这一点是从鞋印不同部位的着力点分析出来的。人体足部的骨骼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缝隙在不断的扩大。 年龄越大,骨骼之间的缝隙会越大缝隙大,这就会导致从足部传递到鞋子上的压力密度是不同的。 鞋底虽然是平的,但是在受力后,形成的鞋印还是有细微的不同骨骼的着力点,痕迹要深一些,缝隙的着力点,痕迹要浅一些。 根据这些判断,就能够的出骨骼间隙的比例范围。 这样的话,就能推断出年龄范围。 陈言给出的判断是五十岁左右。 但是波动范围比较大,有可能是四十多,也有可能将近六十岁。 不过结合凶手十五年前就开始作案,如果是四十岁,十五年前才二十多岁,这个年纪,很难有稳定的心态,狠辣的手段和对生命如此漠视。 至于六十岁的话,体力严重下降,杀人. 所以,陈言综合给出的年龄是五十岁左右。 当然,想要凭借这些基础特征,找一个人的话会非常困难。 凤凰街自建房片区内大多数都是外来的务工者在租住,这些人中,五十多岁的中年 男子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而且,既然是打工者,很少有营养特别好的,大多数人都比较瘦弱。 所以想要凭借这一点特征去找人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 好在,陈言在分析鞋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两个鞋印的左右脚足弓的距离竟然不相等。 这是不太可能的。 正常人虽然会有一个脚大一个脚小的情况,但是这种差距非常细微,具体到骨骼上的差距来讲的话几乎是不可分辨的。 绝大多数人左右脚留下的鞋印都是对称的。 可是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当中,左脚的足弓明显变长。 从中间部位开始,一直延续到后脚跟,似乎都是足弓,没有明显的着力点。 这就不对劲了。 正常人的脚是不可能留下这种足迹的。 除非鞋印的所有者左脚有残疾,使用了内增高。 这样的话,才会留下这样的鞋印。 五十岁偏瘦的中年男子不好找,但是如果有跛足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陈言在完成足迹分析的第一时间,就把结果发给了王风雷。 “男性,身高1米68至1米7,偏瘦,跛足,五十岁左右” 王风雷拿到陈言的足迹分析结果的时候,整个人都懵逼了。 一双鞋印而已 特么怎么会分析出这么多东西? 而这个时候,大队那边的负责足迹分析的技术人员,也把结果交给了王风雷。 不仅交了,比陈言还要早上几个小时。 “男性,身高一米六至一米八之间,体重55公斤到80公斤之间。” 和陈言的分析结果对比来看,王风雷想把另一张报告扔了。 会议室,王风雷拿着报告,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陈言:“陈言这个分析的把握有多大?” “性别肯定没问题,身高误差不会超过五厘米,年龄上下五岁的误差,体重方面的话,误差在十公斤左右,但是跛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陈言肯定的给出了以上答复。 “这样的话.” 王风雷双眼冒光。 “他跑不了了!” 陈言此刻也松了一口气。 如此确的画像,对方确实很难跑了。 尤其是跛足这个线索的发现,让案件侦破的概率大大提升。 凶手虽然非常狡猾,在作案之前详细策划了整个作案过程,而且一定是多次踩点之后才能够如此快速毫无破绽的逃离作案现场。 可是,也正因为对方的谨慎,他很有可能会在凤凰街附近的监控中留下证据。 从目前来看,李岩松的出租车路过凤凰街36号监控摄像头之后就消失了,那就说明凶手大概率就是在36号摄像头和37号摄像头之间上了车。 而后指挥着李岩松拐进了自建房片区的巷子口。 之后,对方一路指挥,躲过了所有摄像头,才能造成李岩松出租车消失的情况。 那么前提就是,凶手肯定在附近踩过点。 通过踩点,刻意挑选出了没有监控的路线。 踩点之后凶手挑出了没有监控的路线,但是在踩点的过程当中呢,凶手一定会留下线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