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锄禾日当午  (第2/2页)
的言语去思考回答,很容易被带偏,然后不知不觉落入李相白的语言陷阱当中。    要开门见山,不给李相白提问的机会。    略微妩媚的眼神看了看三足金乌。    庞妃说道:“美人,矜持点,和一个黑狗、杂役较真什么。”    “我去!”    李相白看着红着眼睛,炸毛了一样的三足金乌,三足金乌竟然叫美人。    大黑上上下下打量三足金乌,狗脸上尽是笑意。    就这样子,还叫美人。    唐六如扶了扶帽子,吓到了。    三足金乌唰的一声收大翅,委委屈屈的站在了庞妃身后。    视线收回来,庞妃开口:“地还在认筹对不对?”    “对!”李相白点头。    “怀赢也是认筹了一片地,对不对!”庞妃问。    李相白一乐,不就是要一块地,多简单,用得着这样绕来绕去不。    庞妃看李相白不回答,很满意自己的说话技巧。    “我问你答,不给你发问带出话题的机会,你即便能口吐金莲又奈我如何!”    然后庞妃便听闻到李相白直截了当的说道:“宁王也要认筹一块田地。”    “还有我!”姬雪宜抢答。    李相白点头:“都没问题呀,只要能满足认筹田地的三个条件,人在京城之地,能亲身亲为全程参与整个过程,人人皆可。”    庞飞愣住了。    “就这么简单!”    “能有多复杂?”李相白问。    庞妃不说话了。    李相白邀约:“相白恰好要去田地,王爷和公主不妨一道,顺带认筹田地。”    庞妃看着李相白,人犹犹豫豫了起来。    答应的太痛快,不会有什么的想法?    人总归还是跟了上去。    西郊书院偏西。    整个均分出来的田地间已经有人忙碌了起来。    最显眼的就是江白衣和蓝小蝶。    人均半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开垦半亩地,对于江白衣、蓝小蝶、陈狄青这样的人来说重在怡情。    以江白衣的修为,举手投足就能将半亩地给翻个底朝天。    但江白衣就是认真踏实,当自己是农夫。    不能投机取巧呀,否则胜之不武。    结果李相白、庞妃等人看到的一幕就是江白衣在扶犁。    就是李相白在历史书册中看到过的曲辕犁。    华国历史中经过不断改良之后唐朝出现,设计精巧,专向灵活,一人扶犁,人畜都能拉犁。相互配合,犁地开垦。    江振眉扶犁,拉犁的则是木牛。李相白认认真真的看了一眼木牛。    能变书箱,有百宝箱的功能,能变成铠甲,是护身神器,能变木牛,即能当坐骑还能犁地,至于其他功能,有待认识。    木牛力大无穷,负责力气活。    江白衣看似在扶犁,实则在矫正偏差。    犁地有讲究呀。    不是说曲辕犁犁地,牲畜拉动,哗啦啦下去就大功告成,翻出来的地还不是跟鬼剃头一样。    江振眉可是神机府精通墨家各项技能的天才,擅长计算。    当日李相白诗词论境,摆了一个四十五侧脸上镜的姿态,江白衣只是瞄了一眼便得出平地经二十一,周六十三,位经一百二十一尺七寸五分,周天四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的精准数据。    亲自扶犁,不断目测计算矫正方向,将指令传送给木牛。    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曲辕犁翻出来的一道道线条工整笔直,就像丈量了一样。    江白衣的身后还有甲人。    甲人拿着耙子,地面被犁开,甲人利用耙子将大块的泥土敲碎,顺带还将青草根茎分拣出来。    分明是劳动,但看着赏心悦目。赏心悦目而且专业。    李相白都有抚掌的冲动。    现场还有已经认筹了田地在开垦的西京书院农家教书先生和学生呀。    锄地的锄地,以木牛木马拉犁的拉犁,各施手段,无一例外认认真真。    正值午间,也不是所有农家先生,农家学生都有修为,看着挥汗如雨的农田劳动者,李相白想到了“锄禾日当午”这首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