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再回四合院  (第2/2页)
里这么多财富打底,何雨柱自然也就无所谓捐出一些,获得一些名声。    真正的明白人,对一个人评价,也不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何雨柱看起来就是一个厨子。    可是,何雨柱不把账簿拿出来,不显露积攒的百万家私,又有谁猜到,何雨柱是个胸有沟壑的能人啊。    在何雨柱去香江以后,慢慢向内地运送各种珍贵资料,机器的时候,娄振东身边就经常有人夸赞,他找了一个好女婿。    可是十几年前,何雨柱和娄晓娥刚结婚时,又有多少人暗地里鄙夷娄家,竟然和厨子成了亲家。    这是人性,也是社会。    娄振东从不因外人说三道四改变初衷,这才是娄家屹立多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    何雨柱如今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当然,在娄振东看来,底蕴还是差了点,不过可以慢慢弥补。    翁婿二人,坐在书房聊了很久。    话题内容五花八门。    就和何雨柱第一次登门拜访求亲时一样。    两个人口嗨了两三个小时,这才结束。    回到卧室,孩子们都回去睡觉了。    何雨柱又拉着娄晓娥换起了睡衣。    平时娄晓娥买的睡衣都非常保守,这次何雨柱从香江回来,带了两件非常时尚的真丝吊带。    白天的时候没敢拿出来,晚上夜深人静,才是欣赏的最佳时机。    娄晓娥也没想到,都老夫老妻了,男人还喜欢玩花活,不过她好喜欢啊。    第二天,何雨柱起得有些晚。    娄振东早早的就出门了。    最近国内争论很严重。    娄振东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娄家声势和影响力,却在慢慢增加。    这里面有娄振东自身原因,也有娄明禾和何雨柱两人帮衬。    今天,娄振东去参加一个研讨会,会议开始前,就被一个老朋友叫住了:“老娄,来,坐这里啊。”    “领导,您这可是首长坐的位置,我可不敢做。”    娄振东走了过去,却没坐下,每个位置都有名牌,他可不想被人说“倚老卖老”,弄得名声狼藉。    “你啊,”那位老朋友伸手把名牌转过来,让娄振东看了看。    娄振东这才惊讶的发现,上面竟然是自己的名字。    “这,这是怎么回事?”    “老娄,先坐下,我的腰不好,不能陪着你站着聊天。”    老领导笑呵呵让娄振东坐下后,就先历数一遍娄家对国家的贡献。    从建国前,到建国后,最后说道如今何雨柱的捐赠。    “老娄啊,你们娄家是国家的功臣啊!”    娄振东被老领导一番话,震动莫名,老泪横流。    这些年他为国家付出那么多,官方一直没有对他做出评价。    十几年前,在风声不对的情况下,不得不暂避香江。    如今老领导肯说一句话,娄振东忽然觉得,以前所有的付出,终究是被肯定了。    娄振东在研讨会上,得到了肯定,回家后,走路都是飘飘的,整个人好像年轻了二十岁。    平日里只肯躲在书房里唱两句,现在就算是客厅,也忍不住哼上两声。    娄谭氏也为家里变化而开心。    如果女儿女婿能一直守着老两口,那就更好了。    眼看就到新年了。    何雨柱又不是上门女婿,总不好陪着老婆孩子,一直留在娄家。    这一天,何雨柱就回四合院,打扫一下卫生,准备过年时在家居住几天。    “哟,柱子,回来了。”    三大爷还是守在四合院门口,今天倒腾的是花花草草。    大冬天的,往年三大爷都是去砸冰窟窿,钓鱼来着。    “三大爷,兴致不错啊,这是君子兰吧,养的真好,大冬天,叶子还这么绿。”    何雨柱笑呵呵聊了两句,就进了四合院。    四合院门口门槛有台阶,每次经过都要抬着自行车,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柱子还认识这是君子兰啊,”三大爷大白天就见何雨柱这么一个人过来,忍不住就想多聊两句:    “柱子,你从轧钢厂辞职以后,就住在老丈人家里,不准备找活干了吗?”    “三大爷,开玩笑呢,我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不找工作呢,我呀,早就有新工作了,在外地上班,刚回来。”    何雨柱半真半假闲聊了两句。    通过闲聊,这才知道,三大爷已经办了退休手续,让他儿子闫解放接了班。    因为这事,老大阎解成特别不高兴,直接撕破脸了。    和三大爷告辞,进了中院。    一大妈,陈婶,贾张氏都坐在院子里,纳着鞋底。    何雨柱辞职以后,一走就是半年不见面。    一大爷每天都在懊悔,自己找的养老人选,怎么一个接一个的不靠谱啊。    贾东旭没了,何雨柱跑了。    现在一大爷也面临马上就要退休的问题。    退休以后,一大爷工资、待遇什么的,肯定会降低不少。    再想找新的养老人选,就更不容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