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调味食品  (第1/1页)
    纺织工场里。    王明在查看一批虎皮服装。    “这批衣物已按要求,在麻布衣的前后与肩膀缝上一块虎皮。”    纺织工场主皮草将一件虎皮制服递给王明。    王明穿上一件虎皮制服,感觉小了一些,就换上中号的穿,他穿着制服活动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虎皮有着黄黑相间的颜色,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很适合作为护卫战士的制式服装。    五名贴身护卫穿上虎皮制服后,他们的气质顿时变得不一般,一股威严散发出来,与那些穿布衣的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贵族护卫怎能没有制式服饰呢?    “我很满意这三十件虎皮布衣,纺织工场要再造三十件。”    “是的!”    王明又对贴身护卫说:“我们把这些虎皮布衣分发给其他人!”    五名护卫连忙拿起虎皮布衣跟随。    他们将虎皮布衣分发给驻守各处的护卫,并且告诉他们,以后站岗与巡逻都要穿虎皮制服。    很快,他就来到河边的荆棘墙的出口。    这个出口的两侧还有两个尖利的鹿角木,必要时候将这两个鹿角木合并便能堵住进出村寨与耕地的道路。    两名护卫拿着盾矛,站在这里看守,进出的人都要问话,若发现口音不对,就不能放行。    “木狼,你们也穿上这些虎皮布衣。”    王明命人将这两件衣物递给他们穿上。    这两人穿上虎皮布衣之后,显得十分威武,进出的族人看到他们,都有一种敬畏的心理。    军队的威严,也能在衣着上展现出来。    这个时候,鱼弓率领捕鱼队归来,他们今日捕到很多渔获,甚至还打到几只大雁。    “族长,木狼,你们也在呀!”    鱼弓提着两只大雁和两条大鱼上岸。    “走,我们几个去吃一顿好的。”    难得打到好猎物,他们都很高兴。    鱼弓又吩咐渔民们将渔获拿到养殖场,去跟玄芸换取羊皮或粮食,渔民靠捕鱼为生,会将每日捕到的鱼获换成羊皮,再去购买其它的生活所需品。    王明带着他们回到自己的家。    他现在住上砖墙屋,占地有两百平米,有院子,有屋子,有凉亭、也有厕所与澡房。    刚进门口,四名婢女就走了过来,她们很识趣的接过猎物拿去屠宰场处理,又有人去准备炉灶与柴火,或是到河里取水。    他们在凉亭里坐下来,等了一会儿,婢女们拿着杀好的雁鱼归来。    王明连忙走过去,说道:“还是让我来做吧,你们去准备配料。”    “我也来帮忙!”木狼也走了过来。    “我去砍柴!”玄牙也笑着走来。    七个男人很快就忙活起来,他们几个平时就很喜欢一起做做美食什么的。    陶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王明把野姜野葱放进去,又加了一些花生油与盐,接着把雁rou放进去炖煮。    另一个陶锅里炖煮鱼块。    又煮了一些蔬菜和麦饭。    不一会儿,一顿午饭就做好了。    他们将食物端到木桌上,大快朵颐起来。    “唉,都是炖煮的食物,味道真不咋地。”    王明吃了一口鱼rou,顿感有些失望,他想起了鲜美的蒸鱼或酸菜鱼,可惜部落没有调料。    其他人也觉得吃着炖rou较单调,就着辣椒与蒜蓉才容易下咽。    这个时代,人们烹饪食物的方式主要是蒸煮和烤,调味品除了盐之外就没有了。    与族人吃完饭,王明就让婢女们去收拾餐具。    他又跑到了部落的粮仓里。    从里面取了一盘黄豆,他看着黄豆思索起来。    他记得后世有很多食品和调味品都是用黄豆造的。    豆浆?    做豆腐或者豆腐乳?    可是没有大型石磨,这很难将黄豆研磨成豆浆和豆渣。    没有金属工具也难以加工出能转动的大型石磨。    对了,黄豆还可以做黄豆酱或酿成酱油!    部落正缺有技术的产品,何不把无用的黄豆做成大家都喜欢的酱油和豆酱呢?    想到这里,王明连忙把黄豆带回家并忙碌起来,他记得前世在农村时,就见过别人做黄豆酱。    他将黄豆泡开并清洗干净,然后放进陶罐里炖煮,将黄豆炖熟之后,就用竹匾盛起来放晾。    取来舂臼,将小麦研磨成面粉。    把面粉裹在黄豆上,然后盖上一层麻布,再盖上一层干草,将其放在一旁发酵。    第三天,掀开一些干草,他发现黄豆的表面开始长黄色的毛。    又到了第五天,他把干草和麻布都掀开,发现这些黄豆已经长满了黄毛,甚至还能嗅到一股淡淡的酸酱的气味。    无论是酿造酱油和造黄豆酱,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发酵。    发酵黄豆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也要到汉代才被人们发明出来。    王明将这些硬黄豆块拿出来看了看,觉得发酵好了,就将其敲碎。    取来一个用热水烫过的陶罐,将发酵过的黄豆块放进这个陶罐里,在里面添加上凉白开,水位要盖过黄豆块。    这是五斤黄豆块,他放了一斤盐,并将其搞拌均匀。    将陶罐放在太阳底下晒,晚上拿回屋里存放好,早上起来再搞拌一次,继续去晒。    第三天下起了小雨,他连忙把酱拿回屋里,避免被雨水泡到,出太阳后又拿出去晒。    就这样,经过二十天的反复晾晒,这批酱已经完全发酵好。    颜色很油亮,散发着一股诱人的酱香味。    用筷子夹了一些尝尝,他兴奋起来,这是熟悉的酱味。    很明显,他成功造出了黄豆酱,其实只要发酵好,黄豆酱就没有什么难的。    接下来,他又开始弄酱油。    制造酱油的方法跟制酱的原理差不多。    他很快又制出发酵好的黄豆,而且这次的数量还不少。    他将发酵好的黄豆块放在一个更大的陶罐里,在里面加上大量的水和盐,这次放的水要比酿酱的要多,就这样放在太阳底下晒,平时也翻动一下,还得防雨水和防蚊虫。    酿造酱油需要好几个月,王明也没空打理,就交给几个婢女打理,他打算几个月后再看看这些酱油酿得成不成功,若是成了,就教族人造酱油。    在此期间,他新建了一个作坊,教族人造黄豆酱,他准备将黄豆酱卖到各个部落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