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6章 不得已而为之 (第2/3页)
电动汽车第一辆是轿跑,价格三十万,在海外的价格是二十万美刀。 哪怕在金融危机期间,张扬依然选择海外市场。 其实这时候,电动汽车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是在海外。 国内哪有几个会花费三十万购买电动汽车来着。 哪怕特斯拉也是在2012年进入内地市场来着。 刚刚进入内地市场,销量也不怎么好,随着神州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腰包鼓了,大家才有那个经济基础购买。 到2023年,才达到巅峰。 不过那时候,电动汽车已经百家争鸣,特斯拉也不是一家独大,卖得最好的反而是比亚迪电动汽车。 价格比特斯拉低。 而且在电动汽车领域,哪怕特斯拉也使用比亚迪的电池。 在电池领域,比亚迪绝对是NO1。 这一世,张扬早进入电池领域,技术甚至超越了比亚迪,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堪比特斯拉,甚至超越了特斯拉。 等到惠丰电动汽车进入海外市场,必然会抢占特斯拉生存空间。 “董事长,电动汽车真的能行吗?” 温若兰有些担心的看向张扬。 现在的主流是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最为主要的是充电问题。 试问谁充电会等半个小时? 特别是上高速后,没电了,充电需要半个小时。 别说充电,车子多时,等待加油都需要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这要是充电排队,不得等个一天时间啊。 试问谁能等? 她有些不看好电动汽车,特别是北方,更加不适合电动汽车。 北方冷啊,电池寿命短。 电动汽车最贵的就是电池,换一块电池,相当于从买辆电动汽车了。 到时候消费者可能认可吗? 总之后续很麻烦。 售后也不好弄。 不光温若兰担心,其实惠丰集团高层很多人都担心。 比如叶欣怡,比如李影。 这算是惠丰集团除了张扬以外,另外两大巨头了吧。 至于曲娇,她负责海外市场。 话语权比两人小了些。 叶欣怡负责北方,李影负责南方。 其实惠丰大卖场差不多快要全面占据北方市场了,至于南方市场,还在扩张中。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竞争最为激烈。 哪怕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占领,为此李影甚至亲自坐镇魔都指挥。 如果惠丰大卖场不能在长三角地区站稳脚跟,怎么打败沃尔玛和家乐福? 别看现在惠丰大卖场规模已经超过了家乐福,但以家乐福的体量,难保有翻身的可能。 在欧洲,惠丰大卖场已经在抢占甚至吃掉家乐福市场,家乐福自然不甘心。 他们是欧洲老大,怎么可能甘心让出龙头位置? 双方在欧洲的厮杀很惨烈。 家乐福在欧洲属于本土市场,欧洲肯定倾向保护。 价格战肯定不行,人家也不允许,这是恶意竞争。 既然不能打价格战,只能打品质。 不过在价格上,还是惠丰产品更为便宜一些。 倒不是张扬想要打价格战。 惠丰的很多产品都是自己生产来着,价格肯定低。 为此家乐福没办法,只能跟着创建自己的品牌。 不过他们没有经验,前期肯定不如惠丰集团。 这方面,惠丰集团占据优势。 张扬也是借着这个优势,在欧洲市场大肆扩张。 短短时间,在欧洲布局了100家门店。 虽然100家门店和家乐福在欧洲近万家门店无法相比,但要知道,惠丰开的都是大门店。 不像家乐福,还有小门店。 未来一年,惠丰集团还会在欧洲开设500家门店。 为了限制惠丰大卖场在欧洲的发展,本来打算退出神州市场的家乐福反悔了,而是疯狂的反扑。 家乐福股东们很清楚,不能在退了。 没有退路了。 人家都打进你的老巢了,还怎么退? 再退,真的一退到底了。 血拼。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李影坐镇,还没拿下长三角的原因。 不光长三角,家乐福甚至重启沈城门店,一次性在沈城选址八家门店,打算八家门店一起开业。 这是打算跟惠丰大卖场死磕到底。 张扬自然不怵。 死磕就死磕,别看惠丰大卖场门店没家乐福多,但如今是惠丰大卖场占据优势,特别是本土市场。 打价格战谁怕谁? 反正惠丰有自己的渠道,反观家乐福,要走其它渠道,拿货价格要比惠丰高很多。 之所以家乐福这么拼命,无非是想让惠丰大卖场退出欧洲市场,或者保持现在的门店规模,而他们家乐福,彻底退出神州市场。 他们不是没找惠丰集团谈过,被张扬给否决了。 谈什么? 要是不进军欧洲市场,未来他怎么跟沃尔玛斗? 别看惠丰大卖场发展这么快了,始终被沃尔玛压着。 在零售行业,沃尔玛犹如一座大山,压着整个行业。 包括惠丰零售业。 别看惠丰零售业已经挤掉家乐福,可对上沃尔玛,还是有些心虚。 哪怕惠丰集团的总体量已经超越沃尔玛。 你看张扬进入欧洲,却一直没有进入北美。 北美市场才是未来的主场战。 不过在那之前,张扬肯定会对神州沃尔玛下手。 想要完全把沃尔玛赶出神州不可能,可要进一步吞食他们才行。 慢慢吞食,慢慢吞食,直到完全占领。 “放心吧,电动汽车绝对有市场,未来市场还会很广阔。 等科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