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2章 再次成功 (第3/3页)
记者们扛不住,纷纷把幕后黑手供出来了。 这些地产公司慌了。 这是犯罪啊。 最后没办法,这些地产商每家赔偿惠丰地产三个亿,登报道歉,承认抹黑惠丰地产。 本来就金融危机,各家地产商都不好过,有的赔偿完,几天就倒闭了。 凡是张扬心情很不错。 对于同行的抹黑,他倒不在乎。 金融危机,大环境不好,哪怕不用你抹黑,有些人也不会购买房产。 那些想要购买的,哪怕你在怎么抹黑也不影响大局。 他那,白得30亿。 同时还为惠丰地产证明了。 自从打完官司后,想来购买惠丰房子的人更多了。 哪怕剩下的尾盘,也是原价卖出去的。 这把其它地产商气得。 可哪怕在怎么生气也无济于事,这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吧。 趁热打铁。 趁着这次机会,惠丰地产再次推出1000套房子试试看。 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全部售罄。 靠。 牛逼。 就连钟明轩都有些后悔了,地价,是不是卖便宜了? 可合同已经签了。 好在惠丰地产大卖,这证明他的决策成功了。 新区,还是高科技新区。 等到新区修建起来,秒杀全国所有区。 就算是国外,也不行。 张扬为了打造新区,找来很多国内外设计专家。 为此甚至还要修建一条类似黄浦江的大河。 等修建完毕,就连浦东新区都要甘拜下风。 很多人都在关注着羊城的惠丰新区,当1500套房子出售后,所有人都清楚,张扬再次成功了。 这让所有人明白一点。 产品质量要有保证。 不是不卖你的产品,你的质量不行。 当一个行业火爆时,你的质量不行,消费者也许会认。 当一个行业不行时,质量在不行,消费者也不傻。 你都不行了还那么贵,拿他们当傻子吗。 惠丰地产的这次预售,让很多地方看到了重振经济的希望,甚至很多地方自掏腰包,打造新区。 不过均以失败告终! 除了惠丰集团,其它人鲜有成功! 这不得不让所有人把目光转向惠丰集团,甚至亲自联系张扬,邀请他去投资。 他们甚至会给出很多优惠政策,只要你来就行,甚至都不用带钱。、 没办法,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不然那些烂尾工程没人接盘! 其它跃跃欲试的地产商也蔫了,这个他们真玩不来! 惠丰能成功,自然有其道理! 他们学不来! 如今国内群众只认惠丰地产,之所以这次成功,还不是沈城惠丰新区房价没掉吗,依然是之前的价格,还是能卖出去。 哪怕是二手房,价格也没掉。 价格坚挺,可能这才是羊城惠丰新区能成功的原因吧。 这是不可复制的。 本来齐超还想预售,却被张扬阻止了。 等。 不能在预售了。 未来房价肯定要涨,你丫的现在都卖出去了,涨时怎么办? 既然张扬不让,齐超只能搁浅。 下一次预售,是三个月后,价格上涨2000。 可哪怕如此,依然有很多人想要购买。 疯狂了。 这时候房子还涨价估计只有惠丰敢这么玩了。 关键是哪怕涨价,也有人愿意买啊。 这让炒房团盯上了。 其实惠丰集团卖谁都是卖,炒房团接盘倒省去很多麻烦。 不过张扬可不会把惠丰的房子卖给炒房团。 一旦到了他们手里,房子价格会更高。 这不是张扬想看到的。 而且这些炒房团的人不缺乏资金,房子要是在他们手里握个几年,惠丰新区很有可能夭折。 所以啊,购房者必须要持身份证,每个人不能购买超过两套房产。 这个政策一出,炒房团放弃了惠丰新区。 在沈城时,他们见识过张扬的强硬,知道一旦他下达的政策,他们没有缝隙可钻! 既然如此,只能放弃。 这一政策不但没让房子降温,甚至让房子更加火爆了。 这不是等于限购了吗? 一个人最多能购买两套房子? 一旦买到手,房子就是赚了。 大炒房团进不来,小炒房团倒是可以赚点。 甚至很多人同时购买两套房子。 没办法,想要完全堵死炒房不现实,哪怕张扬也做不到完全公平。 水至清则无鱼。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生存。 在管理方面,领导者如果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严格,没有一点弹性和宽容度,可能会让员工感到压抑,从而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而张扬也无法做到“水至清则无鱼”,他是人,又不是神仙。 只要是制度,就能找到漏洞。 至于那些小炒房团,真的无法限制。 只要手里有点资本,还是很容易轻松赚到钱来着。 比如买两套房子那些人。 谁都知道,未来房价还会涨,可你有资本入场吗? 没有。 既然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赚钱。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羊城惠丰新区再次爆火,这让很多人明白个道理,市场永远存在,哪怕金融危机,前提是你有没有吸引市场的产品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