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下江南小分队  (第1/2页)
    死一般的寂静。    李孝常有点发晕,这小子手里没证据?只是为了套自己的话?    刚刚一波三折的设计,也都是为了套自己的话,让自己提供证据而已?    我尼玛啊!    要不要这样,你小小年纪,怎地心思如此深沉?    当今皇子之中,能有你的对手?    卢义和张亮、薛义成三个人也是面面相觑。    原来殿下手里并没有任何证据?    那殿下是怎么推断出此事和当朝宰相有关的?    胆子也太大了吧?    冷场。    足足冷场了十几个呼吸,然后就听到李孝常发疯一般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没想到,老夫真是没想到,我老李家后继有人啊!贤王殿下小小年纪,机变百出,不仅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地,在这儿大理寺的审判大殿,也是花活不断。”    李奇没好气的白了李孝常一眼。    卢义试探着道:    “殿下,眼下该怎么办?”    李奇:“按照流程办!”    卢义想了想,道:    “按照流程,犯人既然供出了同谋,我们就必须将同谋之人拘押回来审问。但是……但是……”    李奇一听,精神亮了起来: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卢大人,赶紧调集你大理寺的衙役,将裴寂那只老狐狸抓过来,严刑拷打之下,我就不信,他不招?”    额……    不能那样干啊殿下。    卢义擦了擦额头上沁出的细汗,道:    “殿下,若是旁人,大理寺拘押了也就拘押了,无伤大雅。可是裴寂现在还是当朝一品宰相,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大理寺无权拘押他。”    “无权拘押?”    李奇一愣,“那我派我的府兵前去拘押呢?”    汗!    卢义感觉自己的心跳都骤然加快了一倍,和殿下聊天,随时能聊死人的啊!    只听卢义耐心的解释道:    “殿下,你的府兵只有拱卫王府安全,守卫你安全的指责,并没有拘押朝廷大员的权力。你若真的派府兵前往宰相府拿人,恐怕乱子就大了。”    那不叫大,那简直就是捅了天。    李奇皱着眉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合着裴寂这只老狐狸就啥事都没有?”    这个时候,只听张亮道:    “也不尽然。”    “目前,我们有人证在手,已经招供。想要拿人,只需进宫,向陛下讨一道圣旨即可。唯一有一点棘手的是,裴寂是朝廷宰相,早已见惯了这些伎俩。”    “他若是到了大理寺,执意什么都不说,坚持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没辙。”    合着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实质的证据罢了。    老狐狸毕竟还是老狐狸啊!    筹谋这样滔天的大事,居然没有留下一丁点儿的证据。    不得不说一句:人才!    想到这儿,李奇转过身,盯着李孝常:    “那也不对啊。”    “既然裴寂与你合谋造反,若是没有他的信物,你又如何能信?”    李孝常惨笑道:    “宰相府上的管家,曾经见过我一面。”    “管家?”    又多出一个人证。    虽然这个人证,极有可能早就离开长安城,再也不会出现了。但是,即便是这个管家被抓到了,仍旧不能够定裴寂的罪。    他大可以把锅一甩,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说是管家自己吃了熊心豹子胆,想要造反,假借自己的名义,联络义安王。    这种说法,你也根本就无从反驳。    李奇叹了口气。    他拍了拍桌子,然后对卢义等人道:    “没劲,你们自己审吧。”    反正,李孝常的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要想指证裴寂,却仍然远远不够,不够啊!    不过这样一来,李奇也算是和裴寂撕破脸皮了。    双方都知道:    你知道我合谋造反了,我也知道你知道我合谋造反了,但是那又怎么样,没有证据,你就永远无法动我。    否则,朝廷百官到时候人人惶恐。    秩序大乱。    卢义看着远去的李奇,有些底气不足的问道:    “两位大人,那咱们这……”    薛义成:“依律办理,至于宰相大人那边,直接将犯人的证词写上便是。至于结论,就说证据不足,暂且不表。”    “陛下英明睿智,自然知道,这封奏章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就是相当于,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丢给老李同志了。    李奇回了王府。    他也有些明白了老李同志的处境,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哪个不是好人。但是却偏偏不能妄动。    且不说百官怎么看,太上皇他老人家还在大明宫呢!    裴寂可是太上皇的人。    这一点,人人得知。    老李同志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已经是名声不好了。    若是再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把太上皇当年的旧臣给搞死搞残,让太上皇他老人家气出个好歹,那老李同志的名声就更完蛋了。    所以要慎重。    打蛇打七寸,捉人捉证据。    没有证据,一切免谈。    李奇只是稍微想了想,便将这些事抛诸脑后。    权谋的事情,他不擅长,也的确不感兴趣。    算日子,长孙冲过扬州也有些时日了,上一次来信,据说船坞的码头已经开始着手在建了,长孙冲招了很多工人,包括造船的工匠。    长安大抵也就这样了。    李奇心中暗道:    或许,自己的大本营可以搬往江南。    那里气候好,水也好,养人。    美女多。    粮食富足。    若是自己去和老李同志请命,将封地封在江南,大力发展一下海洋事业,说不定就能远离朝廷中枢这些子丑寅卯。    说干就干。    李奇第二天就进了宫。    老李同志还以为李奇来复案的,问道:    “怎么样,问出点东西了?”    李奇垂头丧气,道:    “别提了。”    “李孝常倒是供出了裴寂,可惜没有证据。他手里连一封合谋造反的书信都没有,你说说,是不是气人。父皇,这一次裴寂这只老狐狸算是全身而退,咱拿他没辙。”    “不过,父皇你还记得江南的账簿么?”    “江南赋税连年下降,亏空了至少上百万贯!”    “这里头,绝对有搞死裴寂的足够多的证据!上一次,因为波斯商团伤了丽质的缘故,所以儿臣赶着回来,这次,儿臣想再下一次江南。”    老李同志警惕的看着李奇。    再下江南?    你小子又想偷溜?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