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往事  (第2/2页)
。    还很帅。    二人相隔数里对望——    “三百年前,你原来还有张那般明亮的脸哟!”道人看向少年稚嫩又清澈的双眼。    “人尚活,心何在?这便是时光的力量吗?”少年则看着老人平静深邃却空洞的双眼,紧锁的眉头皱起了不符年龄的沉思。    那颗真正的心,排斥着一些理性,一定得刻着十八岁的年轮,流着年轻的热血。    要在意诗人。    也得在意骑士。    还有那含羞的可人儿铜铃般的笑。    老人只思考。    少年会哭泣。    先是老人的诗与少年的歌,时间和空间都完美地交织在一点,在周遭寒冷空气里汇成了诗歌。    再是老人,少年。    两相遇。    二人相逢在一块不知名的大石碑处。    阳光普照而来——    老人与少年的身影好比画面中两条夹缝,在狭缝后面对应的山雪“大碑石”上印下了整齐有序的光斑条纹。    天地间,隐有一张绝美的脸在注视着那块“大碑石”。    她看到少年与老人同时在说话,一道光束像是同时穿过两道人影。    仔细一瞧却是蹊跷——    那道光里的光束既没有穿过左边的少年,也没有穿过右边的老人。    而是在她的目光注视的那一刹那,才发现穿过其中一人或同时穿过。    这可真他娘的玄之又玄!    她强大的神识里有着界定幻象和实体的古老智慧,显然这束光穿过的少年和老人,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匪夷所思的是,这一老一少又是同一个人。    她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特殊的存在已经窥探到了时间奥秘的领域,半只脚踏进了四维的世界。    三千年了。    又出圣人。    老人连唏嘘也是那般古井无波。    少年每一根睫毛都是朝气蓬勃。    他们仍在这天地间对话。    清脆的声音响起,少年九问:    “是成熟让你权衡利弊,对吗?”    “是生计让你置后良知,对吗?”    “是热梦让你工于心计,对吗?”    “是荣誉让你漠视生命,对吗?”    “是富贵让你不择手段,对吗?”    “是智慧让你心如止水,对吗?”    “是力量让你铁石心肠,对吗?”    “是岁月让你面无情绪,对吗?”    “是长生让你了无牵挂,对吗?”    他还想要路过四月桃林,一顾人间惊鸿,领略四季更迭,最后仍是带着一身干净的气息,再次停在这里。    老人除了内心的平静,还有脸上的平静,他的心里在默念十愿:    “愿与青天赏黄昏。”    “愿与品茗粥尚温。”    “愿与添香捻熄灯。”    “愿与捧卷书半生。”    “愿与执杖觅雪痕。”    “愿与冷暖度悲欢。”    “愿与对饮把酒分。”    “愿与剪烛夜已深。”    “愿与赏月顾星辰。”    “愿与扬鞭苍野奔。”    ……    这他娘的就要羽化登仙了吗?    老人并没有证道时预想的狂喜,他在犹豫不绝——    这就好比画中人走出了画,从三维立体的世界再看画里的风景,还会值得那般留恋吗?而自己开始本身便是画,最后却没有了画的一切。    所有的七情六欲,都没了。    老人的意念此时能控制体内所有的元素,他成为了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便是终极的力量吗?    这三百年的修道,竟是将“他”修成了“它”。有血有rou的十愿,已经都无所谓,一切的一切都归于了绝对的平静。    老人停止了与少年的对话,将虚空一手撕开成一个夸张的大圆,破裂处闪耀着蓝光,整个光圈“滋滋”作响。大圆慢慢愈合收缩,这便是凡尘眼中的天门了吧。    一步跨入,便为天人。    “同长生相比,生老病死仿佛更有趣呢。”    话虽如此老人终是一脚跨进天门。穿过以后,脚下仍然是大荒林的雪地。    “原来我们都是画中人。”    可是画家又是否存在呢?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又会在哪里呢?    那位“少年”不知何时去向何地。充当背景板的大碑石,被老人一挥手招了过来。    碑石的运动轨迹并不是普通的连续性直线,而是瞬移般断断续续地“闪烁”着靠近。由远及近才发现这块碑石竟是如此巨大,状似一块方正的令牌,却是同阁楼等高。    飞仙的老人一手将大碑石抗过头顶,如蚂蚁举砖,十分夸张。    再一放,重量巨大的碑山坠下,如刀子般插进了地下深不知几丈。    巨碑落定后便消失了。    一团白光冲向空中,绽放开来,天空顿时涌现无边无际的虚影亮点。    亮点慢慢成象,最后汇聚成了一张漂亮的白虎大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