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43.艺术周期 (第4/4页)
是和京圈争。可按照他的想法,一旦这种资本的洪流滚滚而来,那未来的项目只会越来越多,懂么? 我说句难听的……要是没他,西北圈到现在可能都死透了!我男人力挽狂澜的把它给拉回来,可不是让它在一场浪潮下来粉身碎骨的。所以他现在面临一个抉择,那就是要不要在继续深入管理下去……” 王斯聪一愣。 似乎想到了什么,用一种不确定的语气说道: “可老许的志向不是……” “对啊。丝路明年会去福州办,那个组委会可是上面直属管理部门,做好了,他应该就能进去了。可现在,在他看到的未来里,抛开所谓的志向不谈,他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抉择。 那就是,如果想要在这个大浪潮中,当一块礁石,那么这块礁石一定地基打的足够深,风吹雨打巍然不动才行。可一旦扎根了……他可能就不会再那么自由了。 本质上,老王,你别忘了,他是一名导演。他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是他的终身职业与热爱! 可如果想扎根,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居幕后,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帮助厂里、帮助圈子完成约束和规划。我们拒绝那些草包,给一些踏踏实实演戏、导戏的演员、导演一份乱世到来还能追求艺术、追求电影本质的活路!” “……” 这下,王斯聪彻底懂了。 懂为啥朋友那么发愁,看着简直可以说是“眉头紧皱”了。 因为本质上,这其实和大环境无关。 老许现在面临的抉择是,要不要为这块礁石,牺牲自己的“事业”。 也就是身为一名导演的职责。 当然了,不是说他以后拍不成电影了。 只是,他以后一定会很忙。 因为一旦退居幕后……别的不提,就说当个制片人。 他要参与到导演的工作、选角的工作、甚至还有更多的幕后工作里。 这些工作乍一看不多,可实际上……很繁琐的。作为的执掌者,他很清楚这种工作有多么“麻烦”。 活不多,但很碎。 并且还要时不时的出差,检查一下拍摄的成果…… 在这种繁忙的节奏中,哪有时间能跟以前那样,为一个剧本耐着性子打磨半年、一年、乃至两三年的? 根本不可能。 可换个角度想,如果老许能退居幕后,那么他的担忧基本也就可以说不存在了。 民营资本投资公司会怎样不说,就说西影厂这块在国内与国际都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肯定不会出问题。 别的不说,就说那种投资人想用一个什么大流量草包当配角的事情,就永远不会发生。 谁不知道老许的剧组是出了名的“清高”。 就算把角色给朋友,朋友的演技首先也得过关才行。 演技过关,导演靠谱,才能给观众呈现一个好故事。 “原来……老许纠结的是这个……” 王斯聪露出了了然的模样。 接着就听杨蜜问道: “怎么样?有办法没?……或者说,有啥想法没?” “唔……” 他微微摇头: “你也让我琢磨琢磨,但这事情……我说实话,不好解。” “肯定啊,不然他能这么纠结?” “嗯……” 说着,他捻灭了烟。 靠在椅子上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时,杨蜜继续说道: “诗诗的意思是,不用急。” “嗯?什么意思?” “意思是许鑫年轻啊。他还不到30呢。她和我说,在曲艺行里,可能这五年流行西河大鼓,下个五年观众就喜欢相声了。 艺术方面的事情,观众和艺人都是相互影响的。某个流派的艺人带火了一个行当,大家一窝蜂似的涌进去,场场爆满。但等那股新鲜劲消退后,江湖上就会有下一波新人入行。 放到咱们这圈子也适用。 她觉着,观众对于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是有忍耐底线的,一旦忍耐底线没了,自然就不会追捧了。 所以,她的意思是不用那么悲观,观众能忍你一次,两次,但绝对不会忍一个要演技没演技,要啥没啥,空有一堆热度的明星在戏里出现三五次。 所以,哪怕以后真的就跟许鑫预料的那样,大家都在找什么高人气却没演技的草包来演电影,那最多也就是三五年的功夫,人们就会幡然醒悟,而电影又会跟经历了轮回似的,回到原本的道路上来。 艺术是有“周期”的。” “……这话也有道理啊,她和老许说了没?” “没。” 杨蜜摇头: “这是我俩刚聊的,刚聊完,你找过来了。我还没来得及跟他说。” “说什么?” 忽然,后面传来了一声迷迷糊糊的动静。 俩人扭头一看,就瞧见睡眼惺忪的许鑫光着膀子,就穿了个大裤衩的出现在落地窗前。 “你醒啦?” 杨蜜笑眯眯的说道。 许鑫点点头: “嗯,你闺女尿床了,得让人过来换布草。” “……” 杨蜜嘴角一抽。 “这才多久?……刚才她睡之前没尿?……萌萌呢!?” “我不知道啊。” 许鑫刚摇头,王斯聪就来了句: “我刚来的时候,看她和个帅哥教练在潜水呢。” “……” “……” 两口子相顾无言。 几秒钟后,杨蜜跟认命一般,叹了口气: “你的好助理啊!” 许鑫同样微微点头: “嗯,你找的好助理。” 咱俩大哥别说二哥了。 这两章其实并非车轱辘话,也不是说许三金要做圣人。而是最后收尾剧情的引子。 许鑫从来就不会做圣人,他的纠结是私欲的抉择,而并非是要“人前显圣“。 得交代清楚,不然心态转换就会变得很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