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28.马场 (第3/3页)
一杯。” “没带助理也不怕,大林儿,打电话问问小孟和小饼在哪呢,下午有演出没。有的话就找别人,没演出就直接喊他俩过来。跟小饼说他许哥来了。” 一句接一句的。 最后…… “来来来,走一个。” 大锅的牛蝎子,炒菜,凉菜,花生米…… 大家的杯子都碰到了一起。 许鑫在谦儿哥家喝酒,向来没啥包袱。 老大哥健谈,谈天说地,一说一笑中,一顿酒不知不觉就已经醉了人。 不过今天,饭桌上的第一个话题却是马末都抛出来的。 “许导……” “您喊我小许就成。许导这称呼太别扭了~” 听到许鑫的话,于慊也帮衬了一句: “就是,喊小许吧,都哥们,喊着太别扭,你说对吧,哥。” 杨大林哭笑不得,随手把胳膊搭在了许鑫的肩膀上: “以后我俩出门就论哥们。” “哈哈哈哈哈……” 笑声中,马末都点点头: “行,小许,我前一段儿时间看新闻说你把电影拿美国制作去了。打算啥时候上?” “早着呢,估计明年上半年吧。” 听到这话,马末都愣了愣…… 露出了一个…… 怎么说呢,类似“会意”,又类似“不想说算了”的笑容来。 显然,他是不信的。 于慊看了他一眼,扭头对许鑫问道: “怎么那么晚啊?不是去年就拍完了么……你说的是明年吧?13年?” “嗯。” 虽然也看到了马末都的表情,但许鑫确实也没撒谎。 见谦儿哥帮着给个台阶,索性也不隐瞒,直接说道: “电影是10月份结束的,这电影咋说呢……群像戏。几个角色都出彩,肯定要送去欧洲的嘛。戛纳不行,太古板,别的不提,光是多影帝提名这一点就不可能。威尼斯这不才拿过。所以打算送到柏林去。 柏林那边对奖项的名额态度相对宽松。去年……不对,要是按照阴历来算都得是前年了,前年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四个男主角直接拿到了影帝奖杯,两个女主拿到了影后……那电影确实好,得承认。最佳影片这个奖也是实至名归。 所以我想着直接送柏林,吴老师应该听老段说了吧?” 吴惊认真的点点头: “说了,《烈日灼心》他演的很过瘾。” “嗯,但去年10月份完成拍摄,俩月我也做不出来成品,索性就放到今年,今年10月份送审……希望能入围吧。” 他解释的很详细。 而于慊一边听,一边点头,接着问道: “那你今年不是没作品了?” “有啊。新剧本已经在准备了。” “!” 吴惊下意识的抬头看了过来。 周小欧也看向了他。 不过马上又瞟了一眼马末都。 许鑫也能看到俩人的眼神,毕竟八仙桌大家的位置都是挨着的。 于是,他笑着说道: “不过这电影不是国内的片子。意大利那边,我们弄了个剧本。要拍的话,得去罗马拍。目前已经在筹备,拍的话,估计得下半年了。上半年事情多,出国这几个月,好多事儿都攒一起了。” “……意大利的片子?” 吴惊看上去很疑惑。 “意大利人来演么?” “对。我们几个也是从饭局上攒出来的剧本,还挺有意思的。而且有个演员朋友特别感兴趣,索性就合作一下。” 一番话说下来,许鑫没半点隐瞒。 但实际上也没啥有价值的东西。 故事是啥,投资多少,什么类型之类的一概不提。 但除开“电影”本身这一方面,其他的倒是全盘托出。 可他这话巧妙的地方也就在这里。 说的都是实话。 可给的却很满。 一番话说出来,谁要是再追问“故事情节是什么?准备投资多少?”这种的,那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可如果不问,除了知道许鑫要去外国拍个电影外,其他的啥消息都没有。 并且…… 虽然不是精心设计,但他的一番话,其实就像是一个风向标。 马末都和于慊要是继续问,继续刨根问底,那就说明……至少,提出来这个问题的马末都是抱着几分“打听”的意思来的,而不是放在酒桌上的闲谈。 要是不问,那注定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纯粹的酒桌谈资。 许鑫也不是有意的。 只能说……他习惯了这种滴水不漏。 而马末都在听到这话后,确实也没继续问下去的意思,只是端着酒杯说道: “哎哟,那这难度可不小。最难的地方其实就在台词方面了。人家说意大利语,咱们说中文……小许你懂意大利语?” “不懂,这方面确实是个难点。” “那你准备咋办?” “看情况呗。台词固然重要,到时候可能我得看意大利语、英语、中文三个版本,来回对照他们要通过某些台词传递面部情绪时的模样。会稍微繁琐一些……但问题也不大。” “那还行……” 于慊端起了酒杯: “唉,咱们也帮不上啥忙,意大利语也没人懂啊,只能喝酒了。来来来,第二口,走一个……” “叮~” 杯子又碰到了一起。 第二口酒下肚,许鑫挑几颗花生豆吃的功夫,忽然听见吴惊在旁边说道: “许导,说起来……咱厂的艺创中心,对剧本的题材有啥限制么?” “……?” 许鑫看了他一眼,先是摇头: “那倒没有,只要剧本好就行……怎么?” 吴惊笑的有些不好意思: “我……手里有个剧本,不过这题材……有点……不太符合市场。” “什么题材?” 许鑫有些纳闷。 然后就听见了两个字: “军旅。” 他一开口,除了杨大林和许鑫外的其他人都没有露出任何疑惑的神色。 显然,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剧本的事情。 杨大林的疑惑,是疑惑为啥军旅会不符合市场。 前两年的《士兵突击》、《DA师》、《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这些,他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呢。 更别提《炊事班的故事》这种了。 而就在这时,就见许鑫摇了摇头: “我不说了么,厂里对剧本没要求。只要这个剧本好,那就能投,能拍。你口中的“不符合”那是针对民营市场,以票房为衡量标准来定的。咱们是国营厂,票房盈利固然重要,但作为剧本创作者、项目发起人、乃至导演、演员,衡量一部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是艺术性,是价值观。两者的倾向和道路还是有着比较本质的不同的。说说,讲了个什么故事?” “……” “……” “……” 一番话说出口。 吴惊的眼里立刻迸发出了一种……欣喜的光芒。 赶紧点点头: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他开始讲故事的梗概。 这时,马末都却自顾自的端起来了酒杯。 微微的叹了口气。 唉。 听到这声动静的孙樾看了马爷一眼。 有些疑惑。 怎么了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