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15.两个导演 (第1/3页)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正文卷715.两个导演接了沃尔沃的广告其实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他能当做换脑子的“特效药”。 在进行《烈》筹备的时候,偶尔累了,拿出来几本方案看看,就当是转移注意力了。 《烈》的试镜已经过了初选,下一阶段就是最终筛选了。 不过要等到《33天》上映之后。 但实际上许鑫的心里多多少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判断。 剩下的无非就是再验证而已。 和媳妇美滋滋的吃了一顿火锅,继续在家“猫冬”。 17号就是《33天》的宣传期开始,第一站,许鑫特别选在了南京。 一方面是去看看老头那边什么情况,最近一段时间,张沫经常会和他打电话沟通。 现在《金陵》的情况处于一个很微妙的节骨眼。 按照张沫的说法就是: “关于贝尔和倪伲的床戏,我爸一直没同意,和张维平一直在对峙。不过剧组肯定要继续拍摄的,所以这个镜头一直在往后面拖。但我估计也就这几天了,其他的镜头都拍的七七八八……” 《金陵》已经到了尾声。 但剧本里用来升华赵玉墨和约翰米勒感情的“rou戏”却一直在拖延。 而在这一点上,许鑫的态度很简单。 “顺其自然。” 他相信老头的艺术水平,床戏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多是几个暧昧镜头。 就像是他之前对刁义男说的那样,就算你拍床戏……你也播不出来。 更何况老头也绝对不会拍。 而几个暧昧镜头之下,只要把握得当,那么反倒有起到感情升华的作用。 所以,这方面的事情顺其自然就行。 …… 16号晚。 杨蜜帮他收拾好了行李箱后,对正看着沃尔沃的那些广告创意方案的老公问道: “对了,说起来……这个倪伲是签了几年合同啊?” “五年。和那个周苳雨一样。” 许鑫头也不抬的来了一句。 倪妮、周苳雨。 后者不谈,那是老头“心心念念”的人。 前者嘛…… 到底是没争取来。 对方签了新画面。 其实没争取来也是必然的,和其他的谋女郎不同,其他的谋女郎虽然也是通过试镜选出来的,但试镜都是面相影视圈,来参选的演员虽然多,但这些谋女郎本身就有经纪公司。 想签都签不成。 但倪伲和周苳雨不同。 这俩人是当时打着《山楂树》的幌子来试镜的人,老头也是害怕了那群无孔不入的媒体,这次是打算保密到底的。 但随着《金陵》的立项,张维平那边也开始接触起了这俩人。 一句话,签约就能演《金陵》,不签就演不了。 怎么选? 许鑫也懒得给张维平上这种眼药,一来是老头会更尴尬,要是这俩女孩签到了这里,少不了让老头欠对方个人情。 这人的人情可太难还了。 另一方面……公司的女艺人有点太臃肿了些。 有好资源不一定能落到倪伲那。 既然如此,也别耽误人家的前途。 所以这事儿最后就没说。 “五年啊……啧。” 杨蜜带着几分感慨,然后很自然的补了一句: “哦对,忘了告诉你了,6月初,诗诗那边开庭。” “嗯。” 许鑫随口应了一声。 然后把手里的创意又丢到了一边。 不行,都挺一般的。 感觉每一个创意都……带给不了他眼前一亮的那种感觉。 他想要的是一种除了“安全”之外的眼前一亮。 但同时还不能少了安全感。 安全,cao控,以及XC90那低调但富有内涵的一种气质的体现。 这些计划书……无法带给他这些感觉。 而这也是最后一本了。 “呼……” 揉了揉眼睛,他看着桌子上堆放的计划书,有些脑壳疼。 “怎么?都不满意?” “嗯。感觉都很平庸……” 一边说,许鑫一边打开了手机,对准了嘴边: “刘总,这些计划书我都看完了。老实说,我都不是很满意。还有别的么?” 语音发了过去,他看了一眼时间。 9点多了。 “走吧,洗澡睡觉。” “好。” 杨蜜点点头,跟着他一起进屋后,反手锁上了门。 …… 17号早上6点半,他准时出现在机场。 这次没傶薇他们了,其他人都已经在南京那等着他。 带着苏萌一起登上了飞机。 很快,9点,飞机准时降落到了南京禄口机场。 许鑫在出了小航站楼后,就看到了那台白色的卡宴,以及站在车边的张沫。 “沫姐。” 他打了个招呼,张沫笑着扬了下手。 装好了行李往副驾驶上一坐,卡宴直接往石湫走。 石湫离这边还是挺近的,也就十公里左右。 今天南京的天稍微有些热,感受到了这天气后,他问道: “拍摄进度怎么样?” “僵着呢。你来的也是够巧的,这两天就是最后一幕了。十三钗要剪头发伪装成女学生,贝尔明天会过来,把最后的戏进行收尾。张维平下午过来。” “哟,那是挺巧。” 许鑫轻笑了一声,见她车开的不快,便落下了窗户,直接点了一颗烟。 “老头是不是憋着一股劲呢?打算和他大吵一架?” 听出了他话里的戏谑之意,张沫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有什么可吵的?不能加就是不能加,这点没得商量。” “嗯。确实,加了之后不合适,就跟向外国人谄媚一样。这是底线,肯定要遵守的。” “那你这边……到底想咋办呢?” 张沫有些憋不住了。 “等。” 许鑫的话也同样很直白。 “等啥?” “不能和你说。不过这次我结束南京行程,去魔都之后,就会去做这件事。” 他这话其实说了等同于没说。 但实际情况就是,许鑫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 他已经不骄不躁的表露出了足够的耐心,但问题是这事不能一直就这么拖着。 再拖下去,谁知道还有什么幺蛾子出来。 其实在他心里最好的时间点,应该是在《金陵》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