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秦氏葬,可卿出【超大杯】  (第2/2页)
甩手,抽泣道:    “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冯一博,带着尤老娘也来了。    贾珍和秦家父子难免又哭一场。    随后将两人安顿了一下,才找上冯一博。    上前第一句话就是:“一博,木料先让我用,别家我去交代!”    “这是自然!”    冯一博闻言立刻表态,点头道:    “咱们自家兄弟,一定可着珍大哥先用去,其他的之后再说。”    “多谢一博兄弟!”    这边俩人正说着,另一边贾琏和冯紫英也没闲着。    虽然三天后才正式开丧。    但在都中的勋贵,大多都得了信。    先派了晚辈过来,瞧瞧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前几天缮国公家,贾琏和冯紫英就只谈了三五家。    如今正好借机再多谈几家。    整个丧礼现场,就变成了他们俩的生意场。    接人待物的又多是贾家艹字辈的,见了贾琏都要低眉顺眼。    听了什么也不敢多言。    等宝玉到的时候,只听满屋都在谈论木料、石料。    只把他聊得晕乎乎,好似来错了地方。    这时去请钦天监阴阳司的回来,说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    贾珍立刻着人商议具体事宜。    最后定下,在这四十九日。    要请一百零八众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    超度前亡后死鬼魂。    还要设一坛于天香楼,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    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会芳园中灵前,另外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位高道。    分别对坛,按“七”作法事。    当日,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备了祭礼遣人过来。    第二天又坐了大轿,打道鸣锣,亲来上祭。    他的到来,给宁国府撑足了面子。    贾珍自要亲自接待,让坐至逗蜂轩献茶。    寒暄几句,戴权便随口客气道:    “宁府这边,若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就只管说来。”    不成想,贾珍闻言却上了心。    “犬子一直不成器,只是个监生,不知老内相能否指点个前程。”    戴权先是皱眉,随后会意笑道:    “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    贾珍闻言连连点头道:“老内相所见不差。”    戴权稍沉吟了一下,就笑眯眯道:    “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    “哦?请老内相指点!”贾珍闻言大喜。    他以为戴权说是美缺,那定然是好的。    “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缺了两员。”    龙禁尉是正五品的御前武官,专司防护内廷之责。    全称,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贾珍闻言有些踌躇。    若是五品武官这个价倒是不是错。    但龙禁尉并没什么实权,只是好听罢了。    而且要起早贪黑,去宫中应卯值守。    说是美缺,那是对一般世家子。    对他们这样的人家,说是苦缺还差不多。    美缺实在有些牵强。    “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    这就是在报价了。    虽然龙禁尉贾珍并不满意。    但话已出口,他也不好立刻驳了戴权的面子。    “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好,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    戴权见他的样子就知道,贾珍不太满意。    好在他深谙饥饿营销之道,早第一句就开始铺垫。    “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求我给他孩子捐。”    说到此处,贾珍心中一紧。    捐不捐是一回事。    能不能捐是另一回事。    一听捐不了,顿时有些急。    戴权等的就是这个反应,见状又笑道:    “好在我还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那先写个履历来吧。”    这大起大落,把贾珍拿得死死的。    话已至此,他也没法再拒绝。    忙命人写了一张红纸履历来。    戴权看了,上写着:    江南应天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    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    祖,丙辰科进士贾敬。    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回手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吩咐道:    “回去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    《剑来》    顿了顿,稍微加重了音量,似在给贾珍话听。    “明日我来兑银子送过去。”    小厮连忙应了。    贾珍没什么表示。    两人又寒暄一阵,戴权就起身告辞。    贾珍又多次款留,最后送出府门。    临上轿,他才借机问道:    “银子还是我到部去兑,还是送入内相府中?”    戴权知道贾珍明白刚才自己所言,这才满意笑道:    “若到部里兑,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两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    送到部里,是捐纳。    好歹是朝廷认可的。    送到家里,就是私相授受。    纯纯的卖官鬻爵了。    贾珍自然明白,但刚刚的暗示……    应该算是明示了。    他无法拒绝。    这时也只能一脸感激道:“待服满,亲带小犬到府叩谢。”    戴权满意的点点头,上轿离去。    接着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    尤氏、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贾府女卷,一起把人迎入正房。    这时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也摆在灵前。    少时,三人下轿,贾珍亲自接上大厅。    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计数。    贾琏、冯紫英就在前面疯狂社交。    主家的贾珍都不管,别人自也不会多说什么。    而且他们也不用推销,几句话就能聊到上面。    于是,好好的一场葬礼。    有贾琏、冯紫英,借此大谈建材生意。    又有贾珍、戴权,私相授受卖官鬻爵。    这还不算。    另有人从贾敬处回来。    嫡孙媳妇没了,这位大老爷连面都不肯露一下。    说因怕沾染了红尘,耽搁飞升之事。    只凭贾珍自己料理。    外面之事自有贾珍做主,后宅尤氏亦处置得井井有条。    到场的老亲家女人们,无不对她刮目相看。    这四十九日,一条宁国府街上。    白漫漫,人来人往、    花簇簇,官去官来。    期间贾蓉换了吉服,到户部领了官凭回来。    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换了。    灵牌疏上皆写着:    “诰授贾门秦氏宜人之灵位”。    这边“秦氏”极尽哀荣,封了诰命自不必多说。    那边可卿得脱自由,早已在海上漂了多日。    “秦氏”还未下葬,可卿就已经安全抵达流求。    迎接她的,除了崭新的生活。    还有影响她崭新生活的……    一个崭新称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