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被围  (第1/1页)
    离大鼻子岛越来越近,兵卒都已经穿戴整齐。    就连水师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他们的任务,是在新军登岛后负责港口。    主要就是夺船。    如果夺取失败,那就放火烧船。    目的是阻止倭寇开船逃离。    刘昭顶盔掼甲,黑暗中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只有一双手来回捏握,显出内心的兴奋和紧张。    冯一博也是一身盔甲,做足了准备。    毕竟是第一次出战。    他虽不至于身先士卒,但也难免要要亲临前线。    不仅能提振士气,也是新军的定心丸。    他身边还跟着几个兵卒,带着一些古怪的东西。    其中三人品字型站立,脚下是一根碗口粗细的铜管。    上面一圈圈铁箍,前段还带有一个支架撑着。    有了这个,鸳鸯阵才能算是顶配。    它就是,虎蹲炮。    可惜的是。    即使冯一博调集了象山最好的铜匠,又用了数月时间,    也只打造出来这一门。    开始的时候,冯一博还以为这东西就是个铜管。    很容易量产。    等他把自己的需求交给铜匠,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几次交工的成品,都不达标。    无他,浇筑的技术太差。    要么就是管壁特别厚,浪费铜料不说。    还难以携带。    要么就是薄厚不均,或是管壁内气泡太多。    容易炸膛。    最后还是一个老铜匠,提出一个笨法子。    把整根铜柱,用钻头挖空。    才勉强得到这个炮管。    试射几次,威力也很勉强。    除了口径原因,还有火药的问题。    这个时代,火药还没有大规模用于战争。    最多是制造信炮,听个动静。    冯一博对火药所知也有限,只知道一句口诀。    一硫二硝三木炭,放点白糖大伊万。    且不说白糖没有,就是这个配比也不行。    他找到当地制造爆竹的作坊,调配出一份威力尚可的黑火药。    和最佳配比肯定还有些距离,但也勉强能用。    缺点就是每次使用之后,都要清理炮膛。    所以,这门虎蹲炮也被暂时束之高阁。    冯一博准备有空的时候,再组织人手。    对制造工艺,和火药配比都进行改良。    这次出征,冯一博把能准备的都准备了。    虽然聊胜于无,但也还是把这虎蹲炮带上。    算是壮壮声势。    “到了!”    刘昭深呼一口气,道:    “一博贤弟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莫要轻易涉险,在后面督军就好。”    “兄长放心,你也注意安全!”    冯一博回应一声,便顺着绳梯下了大船。    大鼻子岛的面积,有两三千亩。    岛的南侧是一座海拔百米左右的山峰,向北侧延伸着越来越低。    远远看去就像大海的鼻子,因此得名。    岛的东岸大多是礁石,无法停靠。    北部有一处平整地带,面积并不大。    那里就是倭寇驻扎的地点。    西北有一处天然港湾。    倭寇们就是在此修建船坞,用来停靠舰船。    西侧没有礁石,是一处浅滩。    大型船只无法靠近。    船队就是在这里停下,换乘小船。    陆陆续续折腾了半个时辰,所有人员都已经顺利登岛。    新军中很多人第一次坐船,难免晕船。    调整了差不多又一刻钟,才整合了队伍。    此时正值秋季,岛上植被虽已经发黄,却依旧茂密。    刀盾手在前面交替开路,其余人一字长蛇阵随后行军。    冯一博在队伍中间偏后的位置。    左右是猛子和狗子,手持盾牌亦步亦趋。    后面是那几个士兵,抬着虎蹲炮。    还有两人背着火药、钢珠。    水师兵士则松松垮垮的,跟在最后面。    小心翼翼的绕过了倭寇的驻扎区域。    总共行了大约三、四里,就抵达西北的私港外围。    看到数百米外,点点灯火闪烁。    所有人原地休息一刻钟,调匀了呼吸。    正在冯一博想要一声令下,朝着港口方向冲去的时候。    前面忽然亮起大片火把。    接着是左右两侧,然后是背后。    狗子大急,嘶吼着道:“糟了,中埋伏了!”    冯一博连忙下令:“所有人别乱!排长带队转为圆阵!”    圆阵,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四面八方的防御阵型。    军令层层传递,新军立刻以冯一博为中心,由各排长带队列好阵型。    这就是冯一博跟着的好处。    若是他不在,其他人未必能在被围的时候,    这样迅速的镇住军队。    “不用怕,倭寇不是我们的对手!”    冯一博高呼一声,又吩咐身边道:    “填充弹药,一会我让你们开炮再开。”    虽然被围,其实新军并没有多么害怕。    因为乌漆嘛黑,根本看不出对方有多少人。    水师那边乱作一团,不断的往新军这边挤压。    “让水师的兄弟进来,但若有搅乱军阵的,当场格杀!”    冯一博有些无奈,却也只能下令让他们进阵。    不然都被杀了,他们就要流落黄岛了。    很快刘昭和冯一博汇聚在一处。    同时,倭寇和新军也开始接战。    倭寇这边十余股人马,一窝蜂的就杀了过来。    很快就感受到了鸳鸯阵对他们的克制。    只是盏茶功夫,新军的圆阵外,就已经铺满了尸体。    随着倭寇死伤越发惨重,有的倭寇首领就耍起了小心机。    带人在后面摇旗呐喊,却不往前上。    阿倍三郎站在一处高岗,对下面局势洞若观火。    本来拿着折扇悠然自得,只觉自己是在世孔明一般。    可看着有人退了下来,立刻有些不淡定了。    “一万对三千,优势在我们!”    “为了阿倍氏的荣耀,都给我冲!”    可惜此时喊杀声震天,他的声音瞬间就被淹没其中。    倭寇冲击数次,扔下一具具尸体之后。    陆续都学乖了。    十余股倭寇相继退出前线,新军这边也得到喘息的机会。    战场上竟然出现片刻宁静。    阿倍三郎顿时皱眉,对身边亲兵道:    “去通知他们,继续进攻!”    “就说对方已经疲倦,马上就能破阵了!”    倭寇陆续接到命令,犹豫着还是再次发起冲锋。    可惜,这次比之前退下的更快。    还有一股聪明的倭寇,已经趁乱干脆撤向港口。    眼见倭寇的包围出现几处缺口,冯一博就下意识的四处张望。    想要寻找有利地形,避免被继续被围。    却正好看到一处高岗上,有十几只火把闪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