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探花及第  (第1/2页)
    “予在刚刚又改了主意。”    听到诸公质疑,景顺帝脸上不红不白。    “圣上御笔朱批,如何能随意更改?”    首辅大臣张松越此时也忍不住开口。    “圣上,这到底是为何?”    其实诸公隐约有了些猜想,但还是不敢置信。    这是抡才大典啊!    景顺帝咬牙道:“冯渊年纪太轻,予不想兴神童之风。”    历史上,好几个朝代都有童子科。    《三字经》里都有记载: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童子科的弊端越来越多。    很多人甚至把这条路当做改换门庭的捷径。    这就导致神童之风大兴。    最后都逐渐被朝廷禁止。    此时景顺帝说不兴神童之风,属于政治正确的废话。    但看冯一博的年纪,也能勉强说得过去。    而景顺帝脑子里冒出的,也是冯一博卷子里的东西。    以史为鉴,总结反思。    这些方法,真是好用啊!    虽然心中有些羞愧,但嘴上还是活学活用。    他带着可惜道:“虽如此,予又不忍其降第,遂降两名取之。”    朝中诸公都是一脸地铁老头的表情。    什么玩意?    明明是状元之才,你降两名录取像是为了他好一样?    “圣上三思,抡才大典岂是儿戏?”    首辅张松越深施一礼,口中道:“既然次序已定,如何还能随意更改?长此以往,君无天威矣!”    皇帝金口玉言,无可更改。    不然公信力就没了!    景顺帝闻言苦笑,不再解释,直接道:“老师,此事已定,就如此吧。”    张松越一愣,随后想到什么,意有所指道:    “神童之风虽不可取,阉党之祸却更要防啊!”    阉党指的是戴权?    这下诸公也都反应过来。    戴权刚刚说了什么,让这位皇帝在抡才大典上亲做手脚?    这岂不是自毁长城?    可他们都明白,天下哪有什么阉党。    所谓阉党,不过君权前面的挡箭牌。    而这戴权,代表的还不是君权。    是太上皇。    景顺帝自然不能承认。    他顾左右而言他,直接宣布道:“放榜吧!”    内侍官高声重复道:“放榜~~!”    张松越叹了口气,无奈道:“臣等也明白圣上苦衷,只是……唉!”    其他人都不再开口。    他们这个级别的,自都知道这位皇帝的苦衷。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孝”字压死人。    这个冯渊,不管什么原因得罪了太上皇。    但很明显,皇帝已经努力过了。    降了两名,却还在一甲。    景顺帝知道他们都有所猜想,但谁也不能拿到台面上。    不然就成了太上皇干涉抡才大典。    比之可能掀起的党争,还是先委屈这位状元……    不,现在是探花郎了。    探花郎冯一博此时还不知道,状元已经丢了。    他和周俊在贡院门口坐等唱名。    殿试金榜公布之后,贡院的唱经楼是会唱名的。    这次倒不用急着往前挤了。    两人就在马车上润着茶水,坐等金榜放出。    “一博这次一定要三元及第啊!江宁父老都等着沾光呢!”    周俊羡慕的看着冯一博,语气很是诚挚。    他能中贡士,自觉已是超常发挥。    因此对于这次排名,心理预期很低。    十有八九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但冯一博已经连中两元。    这次要再中了状元,那就是三元及第。    到那时,整个江宁县都在全国扬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