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世有两院,我取其一(求追读)  (第1/2页)
    对于洪庐,说毫无怨气是假的,给他穿小鞋,即便是误会,但也难免不快。    只是,如今对方拐弯抹角,下发元气液,倒是有点扭捏的姿态了。    齐平觉得蛮有趣,欣然收下,算作隔空和解。    裴少卿则细心地,给他讲解如何使用。    “谢了,那我等下回家尝试。”齐平道谢,又道:    “我对修行了解很少,听说,只有掌握了术法,方为‘真正’的修士。”    裴少卿点头,笑道:“的确有这个说法,你如今,虽炼化有真元,但不通术法,只能称作一境武师。”    “当然,一境武师并不弱,衙门里,众校尉,多数也都只是武师。”    齐平疑惑:“为何,衙门不会教授术法吗?”    裴少卿摇头: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衙门并非修行机构,虽有修炼物资配给,却不会教导你修行,想要学,要另去别处。”    “其次,大家多为武师,并非是无术法可学,而是……掌握术法,同样要看天资,努力。    若是选的术法,与自身不匹配,便极难入门,勉强掌握,想精通,没有几年光阴,绝无可能。”    啊这……怪不得……    齐平之前还在想,镇抚司锦衣数目超出预料,为何真正的修行者却罕见。    原来……还有第二道门槛。    “你说的‘别处’,指哪里?”齐平问。    “主要为两处,一为道院,二为书院,”裴少卿回答:    “道院乃道门总坛,坐落于京都,乃术法之源,道门首座,更乃九州一等一的强者。”    “书院建立稍晚,乃道门分支,不过,数百年来,已自成体系,与道院的庞杂不同,书院修士,专修符、剑二道,要求较低。弟子学成,多往军中,或地方委派。”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通,都是两院异同。    齐平认真听着。    有了初步了解。    简单来说,道院近乎师徒传承,对弟子天资要求较高,且喜好从小培养,不爱中途收人。    道门弟子,走精英路线,人少,但花样多,逼格高,老大牛叉。    书院更像大学,对天资要求更低,广纳良才,人多,其弟子专修一门,可以较快形成战力,走“群众”路线。    为帝国输送实干人才,毕业后,去军方,或各州卫所任职。    “两条路,本质并无不同,等到了神通境,更逐渐殊途共归。    你若要学术法,可持校尉腰牌前往,书院的话,可在职入学,衙门散值、无事之时,皆可去听。道门同样,只是有些缺陷。”裴少卿说。    齐平好奇:“缺陷?”    “不得真传,”裴少卿解释:    “道院只对纯粹的道门弟子倾囊相授,似我们这般的朝廷中人,也可学习,只是触碰不到核心。”    “比如余百户,便是如此,虽有道门身份,但并非核心弟子。”    懂了……就是藏私呗。    一般的术法会教,但压箱底的东西,只给自己人,不会给朝廷培养。    齐平秒懂。    他皱眉:“那若是舍弃朝廷身份呢,彻底拜入。”    裴少卿看了他一眼,说道:    “那样的话,只要有师长愿收,与亲传无异,但却要彻底断绝仕途,帝国祖训,道门不得干预朝政,所以,道门核心弟子,这辈子不能做官。”    啊这……齐平瞬间熄灭了心思。    他是想修行,但对于纯粹的道士,并无兴趣,还是贪恋花花世界啊。    “当然,这缺陷也不算啥,”裴少卿笑道:    “所谓的核心,大多在神通境之上,可历代修士,有几个能到神通?实在不行,再转去书院也可。”    齐平点头。    听起来,还是道院更优。    他想了想,忽地问:“咱们那位镇抚使大人,学的哪一家?”    裴少卿道:“书院。镇抚大人早年间,便拜入书院,后来才入的朝廷。”    他笑道:“所以啊,两个选择其实都可以,全看个人。    像镇抚大人,符、剑双绝,剑道不须说,造诣极高,便是书画神符之术,入得精深处,也丝毫不逊于道门术法。”    神符?    齐平敏锐捕捉到这个词,迟疑道:    “你说神符……我曾听闻,有一样法器,名为神符笔。”    裴少卿扬眉,说道:    “没错,神符笔便出自书院,为昔年院长法器,只不过,后来遗失了。”    “为何遗失?”    “不知道,好像与书院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