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把陛下抓了 (第2/2页)
把人做成了雕像,还拿来当广告卖驴,当真是太不厚道了。 倒是老朱,他丝毫没有负担,反而笑道:“朱棣,回头给咱弄两头,让咱也试试。” 朱棣欣然答应,“父皇瞧好吧,保证给您和母后挑选最好的。” 老朱随即笑道:“妹子,不是咱不厚道,实在是赵宋的皇帝没出息。一次兵败不可怕,丢了燕云之地,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情。只是丢了之后,就认命了,放弃了,一蹶不振了,那就太丢人了!赵宋王朝,实在是中原之耻!” 老朱突然又道:“虽然赵宋皇帝丢人,但总归还是不缺忠臣义士的。咱记得有不少将士,死于此役,还是要给他们修建庙宇,祭祀英灵的。” 张希孟连忙道:“陛下仁慈,早就有了安排,再有死于陈家谷口的杨业,辽国曾经在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祭奠这位忠臣。臣去庙宇瞧过,历经辽金元三朝,庙宇荒废,大殿坍塌,已经不成样子。臣下令重修寺庙,并且立下一块光复燕云故地碑,主要是告慰英灵,我大明已经代表华夏,收复燕云之地,洗雪耻辱,还请先人早日安息。” 老朱连连点头,“先生这么安排,确实妥当,回头咱还要去古北口,到杨无敌庙祭祀。” 老朱这话,自然是得到了将士的赞许,百姓的是非对错,并不复杂,他们尊敬英雄,赞赏猛士。 不管如何巧言令色,搬弄是非,如岳飞一般的忠良,永远受人敬重。 在这里立驴车战神,狼狈逃窜的雕塑也好,重修杨无敌庙,祭祀英灵也好,归结起来,都是为了明辨是非,匡正三观,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却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因为这一次到了北平,又跟张希孟谈了土地的问题,老朱的感触更加深刻。 北平这块土地,他确实拿回来了,但是想要守住,依旧是困难重重。原来中原的那一套玩法,自己最熟悉的均田之法,似乎已经不管用了。 或者说,需要推陈出新。 建立更庞大的屯垦公司,给予足够的优待,让他们能拥有大量的土地,能够修建道路,建立粮仓,甚至拥有兽医院。 还能够雇佣劳力。 对了,还要给予他们武器,组建民兵。对外可以防备蒙古人,对内,自然是压制这帮劳力。 你想可持续竭泽而渔,人家也要同意才行。 老朱觉得这还真不是一件小事情,必须有精明强干的人员,才能把事情办妥。 朱元璋从高粱河战神这里出来,就在思量着此事。 而此刻车驾距离北平也越来越近,两边的官吏百姓,迎接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朱元璋也从御辇探出头,向百姓们挥舞致意。 在人群当中,有不少朝廷官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全都在列。 另外一些北平的其他官吏,也身在其中,其中就包括那位在税卡拦下老朱的小吏。 其实抓了老朱之后,他丝毫不慌,甚至有点想笑。 “那人明明一点商贾之气都没有,还想贿赂本官,简直笑话一样!我看他八成是试探我的。” 他的老婆子一听,有点怕了,“试探你?你得罪什么人了吧?不会不怀好意?想要陷害你?” 税吏哈哈大笑,“我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得罪人的,想要害我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你放心,他们还没那个本事。我守着税卡,一年光是各种奖金,就有十万贯,再干两年,咱们攒几十万贯,我就辞官不做,告老还乡,到时候咱们也当个富家翁,那日子别提多美了。” “我现在把人拿下了,也不着急,慢慢等着,肯定有人害怕,就会捞人,到时候没准咱们还能捞一笔!” 他盘算的门清,不过很快就传来了消息,有人把犯人提走了。 他想打听,结果人家直接告诉他,不该问的别问! 那语气分明是说,对方身份不一般。 税吏战战兢兢,魂不守舍,哪怕来迎接朱元璋圣驾,他也心里头有根刺儿。茫然看着,正好碰上了朱元璋和大家伙打招呼。 看着挺眼熟的啊! 税吏怔了怔,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陛下! 我,我抓的那人是陛下! 我怎么觉得有点头晕啊! 这家伙两条腿发软,直接就倒了。 周围的人一惊,连忙把他送回了家里。 这位就傻傻躺在床上,仰望着顶棚,一语不发,仿佛傻了一般。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别人都退走了,他突然一跃而起,冲着夫人大吼,“快,快走!” 夫人不知道他发什么癔症。 “走什么?不当官了?你不挣钱了?” “挣什么钱?挣钱要有命花啊!”他二话不说,扯着夫人就急吼吼往外面跑,结果他刚跑出来,迎面撞上了两个锦衣卫。 “走吧,陛下要见你!” 夫人大为惊讶,傻傻看着税吏,“死鬼,陛下怎么要见你啊?” 税吏哭了,“夫人,给我准备后事吧,我把陛下抓了!”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