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章 鸾翔凤翥 (第2/2页)
琴、棋比赛中,突然听见白雪高声应战,立刻便把目光看向白雪,心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丰儿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宝啊,居然以碾压之资赢下琴圣与棋圣,现在居然还派出我们的雪公主,了不得,真是了不得!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还真是,这孩子怎么看都让人欢喜无限啊!” 老太后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也不管白雪能不能赢,反正心里很痛快。 楚皇和老王爷也差不多,见白雪出来应战,也是期待满满。 两人和别人不一样,早就知道南楚必胜了,否则心情能如此大好吗? 一会就轮到倪雾和萧飞逸他们出手了,北赵使团注定要铩羽而归,想赢根本就不可能! 北赵使团只有一个机会可赢,那就是书圣出场这局,因为两人对这局的态度也是放。 局局都能赢当然最好,可凡事哪能尽按自己的意愿来呢? 只要能赢下三局两人就已经很满意了! 楚皇和老王爷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了看出了笑意。 这局白雪就算输了又何妨?她虽贵为公主,可毕竟是桃李年华,怎么能和棋圣相提并论?所以楚皇和老王爷一点都不担心这局的结果。 经历了琴、棋两道的比赛后,南楚群臣好像从梦中回魂,已经开始清醒了,觉得楚皇封下的九大战神真的与众不同,立马谨言慎行起来,唯恐再次误判而失了自己的身份,也恼了楚皇。 所以众人听白雪自己要应战,其想法也差不多都一样,觉得就算这局输了也无所谓了,毕竟已经先下两城了。 北赵使团众人见这局应战的人居然是白雪,心中悬着的大石头总算落地,认为可以扳回一局了。 书圣舒羲之也莫名其妙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力没那么大了。 在他眼里,白雪也就是一个女娃子而已,虽然被封为战神和雪公主,可如此娇滴滴的样子又怎么能和他相比呢?他可是在书法一道浸yin了数十年,否则也不会成就书圣之名,怎能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娃子可比的呢? 白雪款步而行来到书圣前面,语出惊人,开口道:“我是南楚雪公主,由我来迎战您,不会辱没了您北赵书圣的名头吧?” 书圣舒羲之只是在书法一道有惊人成就,和皇家公主身份还是比不了,毕竟任何一国都是皇家大于天,再牛逼的能人也只能称臣。 所以听白雪这样一说,他立刻回道:“回公主殿下,在您跟前我哪敢以圣人自居,能和您切磋交流是老朽之幸!” 白雪点了点头,比较满意舒羲之的应答,同时对自己的身份也骄傲起来。 “既如此,如果……我说如果哈,如果我赢了,你能不能也像前面二圣一样,把你这套装备给我?不过,我可事先声明,如果我输了,我可没有彩头给你,你可千万不要打刚才那三件宝贝的主意!” 舒羲之一听有点蒙,合着这位看着人畜无害的雪公主也打起他装备的主意,而且还附带了霸王条款,她若输了什么都不用给,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不过,舒羲之转念一想,南楚派出白雪也仅仅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他又怎么可能会输呢? 北赵使团太需要这场胜利了,如果惹得对方雪公主不高兴另派高手出战,那对他可就大为不利了。 楚皇虽然当时只让九大战神出手,可谁都记得当初赵要挑战的可是整个南楚高人,否则至于带出五圣人吗? 一想到这里,舒羲之故作大方地道:“只要雪公主高兴,老朽答应下来又何妨?可!” 白雪一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仿佛天上掉下来金元宝一样。 如此一来,书圣舒羲之心里更加有底,觉得上天待他不薄,终于让北赵使团在关键节点处能顺利拿下一局。 一个如此天真烂漫的年轻公主又怎么能在书法一道和他一较高下呢?也许比绣花还行。 正是因为他这么想,所以放下了所有压力,终于回到了最巅峰的状态。 既然要赢,那就赢得漂亮点,也让南蛮之人知道知道什么叫书法! 这就是舒羲之现在的想法。 他现在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该有的亢奋状态,决定笔出风云,龙腾四海,以绝对优势拿下此局,为使团争光,也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 同为圣人,战败的圣人和战胜的圣人能一样吗? 他如果赢下此局,何愁以后不能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幸运的话,封公拜侯也未尝不可! 一想到这里,舒羲之更如红日少年一样意气风发,提笔在手,笑道:“那我就献丑了!” 书圣刷刷点点,一挥而就,一首《登高》跃然纸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晚年在夔门住了三年有余,生活贫困,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举目远眺,百感交集,引发了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年迈多病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问世。 书圣之所以被称为书圣,乃是因为他独创了“舒体”草书,别具一格,备受推崇。 这首《登高》被他独有的草书写出后,让人眼前一亮,觉得仿佛看见了多病的杜甫登高时的那种寂寥。 整篇诗句连起来看,笔锋雄劲浑厚处真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既视感,而笔锋连绵不绝处仿佛又让人看见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绝美景色! 而书圣在写后几句时,鸾翔凤翥,字体骨立,笔锋收敛,似有摇曳之感,让人仿佛看见了杜甫的步履蹒跚,神情憔悴,忧国忧民。 书圣就是书圣,在刚才十分复杂的心境下,把《登高》书写得如同一幅画卷,充分表达出来杜甫这首诗的凄美意境。 《登高》这首诗本就被誉为“七律之冠”,如今被书圣舒羲之倾情演绎出来后,真的是技惊四座。 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书圣的功夫实在太高了,仿佛天下文人写下《登高》时就是应该这样写才对,差一分都没了意境一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