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猎天下_第八百一十六章 贺寿大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贺寿大典 (第1/2页)

    第832章贺寿大典

    众位中原武林大佬来到寒山城的第十天的清晨终于在夜幕的逐渐退却后到来了!

    但是和司天监说的不一样,就在将亮未亮之际,天上已经可以看见双星伴月了!

    双星就似两只调皮的眼睛眨啊眨,和下面的弯月构成了一个非常讨喜的笑脸。

    这件大事立刻就传入了皇宫,让楚皇龙颜大悦!

    太后之所以选在这天祝寿就是因为有这双星伴月的奇观发生。

    天有异象之时往往伴随着不同的解读,例如南楚就对行星连珠有着可怕的预言,认为六星连珠、七星连珠或八星连珠都不是吉兆,特别对九星连珠更是解读为大凶之年。

    不过,对双星伴月的解读却是大吉,尤其今天挂在天空的还是一张讨喜的笑脸,实在太过喜庆,给太后祝寿好得不能再好。

    而今天出现的双星也被群臣们称之为双子星,有隐喻楚皇和老王爷之意。

    双星伴月中的月自然是指太后。

    如今双星伴月成笑脸之态,如约而至,司天监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来,全都是喜报。

    楚皇当然大喜,传令下去,整个寒山城欢庆三日!一时间,寒山城沸腾起来。

    待吉时已到,寒山城司天监钟响九声,宫门大开,群臣进殿,由由掌印总管李公公宣读圣旨,正式开始举行太后贺寿大典。

    “天降祥瑞,皇帝诏曰,值此双星伴月诸神赐福之际,着礼部cao持太后寿诞大典,即刻开始,钦此!”

    礼部尚书其实就是春官,负责科举、祭祀、祝寿、接待等,所以每逢这些事关礼节性的事务都是由礼部cao办。太后七十大寿非同小可,诸多事宜和细节其实早就定好,此时由李公公宣读圣旨也只是第一个流程而已。

    张罕越众而出,紧走几步,上前跪拜接旨。

    “臣,领旨!”

    礼部尚书张罕接完旨后,高声道:“南楚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采星驰。天佑我邦,祥开是日。山川贡瑞,日月增华。太后寿诞,双星伴月,诸神赐福,中天婺焕,寿越期颐!

    “天保定尔,俾尔戬。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礼部首先祝太后,年年事事无心绪,绵绵福寿宜无极!日日笑口醉春色,福寿绵长握春风!

    “诸位同僚,太后喜居安宁宫,故今日拜寿之地是在安宁宫与御花园内,一会还请诸位随吾皇同去安宁宫贺寿!”

    太后今年虽然是七十寿诞,但是基本流程都差不多,无外乎今年特别隆重而已。这些流程其实众位朝臣早就熟知,所以礼部尚书张罕的安排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见张罕有了指令,李公公的公鸭嗓再次响起:“摆驾安宁宫!”

    和平常不一样,这次楚皇可是步行前往,连个步辇都没有。

    众位朝臣呼啦啦跟在后面,按官职位次自觉排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无一人喧哗。

    出了大殿后,楚皇率领众人直奔安宁宫,众朝臣后面又跟着执礼的奴仆或家人,黑压压一片。

    太后的安宁宫平时是严禁朝臣或奴仆靠近的,只有在贺寿这天例外。

    皇家礼制森严,最初祝寿仅是由礼部登记造册各朝臣的贺礼,之后再由皇帝御览,最后才传到太后那里,各个朝臣也不用特意去安宁宫磕头祝寿。

    老太后素喜清静,非大寿根本就不大cao大办,而且曾下过口谕,就算朝臣前来祝寿,但寿礼绝对不可夸张,更不可攀比。

    更离谱的是,太后每次收到寿礼后,都会以赏赐为由,把收到的寿礼返还大部分,只留很少部分。

    当然,返还的寿礼绝对不会是原主送出的,但其价值大致相仿。

    也正是老太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让文臣武将们都暗里赞叹,这才多次上书,希望在太后大寿之日接受群臣朝拜贺寿才热闹,否则众臣于心难安。

    就这样,太后六十大寿时就在安宁宫接受过朝臣群贺过,那次老太后非常高兴,当场就赏了很多人。

    上次贺寿还是在十年前,沧海桑田,朝堂之上也是人事变迁,有的老臣已经告老还乡,有的甚至已经作古,新的朝臣如雨后春笋又冒出一批,所以这次祝寿意义非凡。

    不过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安宁宫祝寿,谁能来谁不能来,按什么顺序来可都有着严格的安排。

    随楚皇而行的都是平时可以站殿的大臣,这算是第一批。

    皇城世家代表在宫外候着,等着通传,这是第二批。

    南楚京城外的隐世高人或大门大派贺寿的算是第三批。

    等南楚子民贺寿完毕后,才能轮到外邦使团觐见,整个顺序必须由内到外,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不止南楚,其他三国也大抵相仿。

    让外邦使团最后觐见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并非怠慢,因为整个贺寿环节冗长繁琐,从头到尾可是要需要很长时间的,如果外邦使团最先出现,那么等待的时间可就最长了。

    太后是南楚的太后,可不是北赵的太后,南楚君臣怎么折腾都行,但如果让北赵使团一直等在里面,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其乏味的事情,所以安排他们最后进宫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为了防止在祝寿过程中有意外发生,整个京城都处于严防状态,精骑四出,严阵以待。

    就连去太后的安宁宫这一路也是戒备森严,金甲武士差不多能有千人之数,各个如同石雕一样站立,虽然没有刀剑出鞘,但也充满了威武的味道。

    太后此时已在安宁宫长寿椅上就座,身着盛服,雍容华贵,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眼亮腰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神韵,和秦岚真的很像。

    宫内太监宫女各司其职,早就各就各位了,但是唯独不见秦岚和小青两人。

    “皇帝驾到!”

    随着李公公的公鸭嗓响起,宫内的太监和宫女纷纷下跪迎接。

    此时的安宁宫张灯结彩,窗门大开,红毡铺地,花香四溢,明亮中带着庄重,精致中带着富贵,端得是吉祥宝地,瑞气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