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猎天下_第八百一十章 蜀中无大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章 蜀中无大将 (第2/2页)

紧,可是老王爷带兵打仗时从来都不动财神的产业,如此一来二去,财神和老王爷也就熟络起来。

    老王爷在南楚的地位无人能及,财神产业遍布四国,如果没有特殊的人罩着,也会麻烦不断,所以在南楚也需要老王爷这样的铁山靠。

    正是因为多重关系,京城里只要是财神的产业,世家弟子没一个敢胡来的,这就是奇石馆能和几大家族产业分庭抗礼的原因。

    楚皇今天特意把老王爷喊来,其实有一半的原因还是想借财神的影响力化解这场灾难。

    财神既然帮过三皇子秦信,又和老王爷有交情,如果他能从中斡旋的话,也许这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还能像上次那样消弭。

    四国曾经连年征战,都打得国库见底,没有财神的帮助,光是饥民就能颠覆四国政权。

    也就在那时财神出手了,避免了饿殍遍野的悲剧发生,所以说是财神制止了战争也不为过。

    不过,财神出手都是有原则的,如果没钱发动战争朝他借银子,那是万万不能的。

    财神之所以能在四国迅速崛起,一是和他富可敌国有关;二是和他手下人才济济有关;三也是时势造英雄。

    楚皇见大家都不言语,又看向老王爷:“王兄,你说如果财神介入的话,是否可以解南楚燃眉之急?”

    一听楚皇提到财神,老王爷眼前一亮,忽然想到了倪雾。

    倪雾可是救过财神的,否则不能让僵尸天王参拜,这是其一。

    第二,他刚刚知道李菲菲原来是被秦岚所救,就在丰都小镇,而且倪雾还给她画了一幅画带给三皇子。

    三皇子想不到倪雾的重要,甚至连倪雾是谁都未必知道,但是老王爷这段时间可是从颜如玉的嘴里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情。

    还有,颜如玉带来的这些人实在太恐怖了,短短几日差点没把京城闹翻天!

    老王爷知道楚皇一定也知道很多,毕竟他赢几大赌场的真金白银现在全进了国库,解了楚皇心头大病,所以楚皇心知肚明。

    楚皇没当着大伙的面提这茬,甚至连宰相王羡也避而不谈,那都是因为搞事的就是他自己,谁都不会特意提及。

    可是,老王爷心里清楚,他手里可是握有重宝的,那就是包括倪雾在内的这些人!

    这些人仅仅是略施手段就帮他办了那么多事,如果玄天军的事交给他们,八成也不会差!

    老王爷想到这里眼睛一亮,开口道:“皇弟,不用非得财神出手,还是从长计议吧!”

    老王爷欲言又止,不往下说了。

    倪雾这些大佬不归天朝管,他如果贸然答应楚皇,到时候人家不愿意就很麻烦,所以他必须得事先和众人商量以示尊重,这是其一。

    第二,这些人对楚皇而言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如果在这个场合说出的话,很多事不好解释。

    第三,以王羡为首的五大世家恨死颜如玉和倪雾等人了,如果让他们知道老王爷举荐的是这些人,就算不当场撕破脸,可暗中搞破坏也是难免的。

    所以老王爷明明想好了人选,可就是没说。

    这是他多年来摸爬滚打的经验,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暗黑森林里的事才过去多久啊,老王爷不能不留个心眼。

    楚皇没有注意到老王爷表情的变化,还以为他求财神也是不容易,所以也就不再难为这个王兄。

    楚皇又问吏部尚书郝政、户部尚书秦贤、礼部尚书张罕、刑部尚书程治以及工部尚书宋应该如何应对。

    这些人本就不统领兵马,大家平日各司其职,说个反对意见还行,真在这兵戈大事上哪敢随便开口,都是打太极,推来推去,就是没有一个能拿出良策的。

    倒是兵部尚书李道通又推荐起王宝来,可又被王羡按下了。

    韩楚和许晃刚被杀,这时让王宝来过去不是送死吗?王羡明知道西部战事吃紧,玄天军各个桀骜不驯,让王宝来过去是真的不放心。

    楚皇甚是头疼!

    南楚不是没有高手,可统帅之才稀缺,能堪大任的少之又少。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最合适的主帅其实就是战神薛神衣,可他自从虎口关重伤后一直身体不好,能吊住命就算不错,再想披挂上阵的确强人所难。

    这就是廉颇虽善战,可终有老时,就算一饭斗米,rou十斤,可老了就是老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太子秦坚、二皇子秦仁、三皇子秦信虽然多次来御书房参政,但是议政不多,因为楚皇曾要求他们多听多看,大事慎言,以免落得华而不实的名声。

    所以整个过程里,三个皇子都不开尊口,除非楚皇问到头上。

    宰相和尚书都束手无策的事,如果哪个皇子一下子就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强者会衬托出弱者的无能,所以学会韬光养晦还是很有必要的。

    老王爷见大伙都站着难受,一时半会也议不出什么,对楚皇道:“皇弟,要不就先散了吧!明日就是母后寿诞之日,我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和你商谈。”

    楚皇心里暗叹,可真的无人可用,也只好如此。本书起Ф点Ф中Ф文Ф网首发,请大家支持正版,谢谢!

    “礼部协同太子务必照顾好北赵使团,不能再出类似的差错,否则严惩不怠!”楚皇对礼部尚书张罕道。

    “臣领旨!”张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战战兢兢地道。

    “爱卿,你和李大人还得多费心,务必拿出可行方案,千万不能贻误军情!”楚皇对王羡道。

    “臣遵旨!”

    “臣遵旨!”

    楚皇又看向吏部尚书郝政、户部尚书秦贤、刑部尚书程治以及工部尚书宋应,道:“各部务必通力合作,保证京城稳定,使得太后庆生有条不紊!还有,军备供应务必及时,可随时能派军出征!”

    几大尚书就算知道有很多困难,可此时也只能点头答应。南楚面临着几年未遇的大事,谁敢在这个紧要关头说不?

    行与不行,必须先干起来再说,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说不行,那也就离丢官罢职不远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