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奇怪的家  (第1/2页)
    一段稀里糊涂的小插曲,不,是大插曲过后,胡炎再不敢动牛皮夹包,怕司机一见刀子又炸毛。    这老兄也不容易。    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出车拉客,就为了挣俩钱养家糊口。    可最近却跟倒了血霉似的,一个月时间,接连三次被惊吓。    更要命的是,还都是因为同一个人。    难道的哥就没有尊严的么?    如果打人不犯法,他早动手揍胡炎一顿,都说不定。    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司机委屈巴巴的重新戴好面罩,一声不吭,开车一路直奔津城。    早送到,早了事。    回家之后,多给菩萨烧几柱香,保佑自己以后再也别碰上旁边这个家伙了。    当然,车子终究也没有赶在十一点到达宁镇。    “堵”就一个字,说过很多次。    宁镇,属于渔阳县,现在也叫渔阳区,在津城的最北边,也是全市唯一的山地地形。    有山有水,风景不错,还被称之为津城的“后花园”。    当然,后花园里,除了当年的亚当和夏娃,搞出了大动静以外,其他这个园,那个园的地方,其实都一般般。    渔阳也是这样,离燕京、津城、唐城、承市都挨着,可其实跟哪儿都靠不上,发展得一般般。    而座落在渔阳最北边的宁镇,自然更是如此。    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普普通通。    对这里,胡炎谈不上多有感情,当然也不排斥。    人活于世,总得有个家,有个根,有个来处不是吗?    十二点半,出租车终于到达了宁镇。    可能是出于心中的不好意思,也可能是想尽尽地主之谊。    胡炎朝司机招呼道:“兄弟,往右边拐一点过去,那里有一家老字号的包子铺,我请你吃正宗的狗不理,管饱!”    可怜的司机,终于听到了一句让自己心里舒坦的话。    “嘿,那敢情好,我谢谢您内!”    可是,等他兴冲冲的把车拐过去,发现一个大超市占据了整片地方。    别说包子铺,连个包子皮都没见着。    胡炎老脸一红,怎么开了几十年的老铺子,咋转眼就没了呢?    “嗯,兄弟,您直走两百米,有个卖耳朵眼炸糕的……”    结果,依然毛都没有。    “往左拐进去,那家煎饼果子味道不错……”    “……香河rou饼……”    几次三番,司机终于忍不住了。    “老板,您是来走亲戚的吧?”    胡炎尴尬的挠头:“啊,不是,不过确实隔了一段日子没回来,都变样了。”    “隔了一段日子?”    “嗯,也就十年吧!”    司机:“……”    就说吧,这根本就不是正经人。    胡炎没招了,俩人又瞎兜了几分钟。    胡炎眼尖,终于看到路边有一家卖锅巴菜的小店。    他老神在在的点头:“嗯,不错,这家店还在,也是老字号,走走走!”    司机看他的眼神里,写满了“我不信”的字样。    锅巴菜,津城话称“嘎巴菜”。    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晾干后切成柳叶形小条,浸在素卤之中。    吃的时候,盛在碗里,加芝麻酱、腐**、辣油、辣糊、撒上卤香干片和香菜沫等各种小料,倍儿香。    当然,现在人讲究了,口味更刁钻。    店家放好几味主料,剩下的小料摆在桌面上,你自己添加。    省事,还不招骂!    胡炎虽然自己没在津城生活多久,但所有记忆都在。    于是,娴熟的添加着各种小料。    他在前面打样儿,司机跟在后面学,而且看得啧啧稀奇。    “您还真是地道的津城人呢?”    谁料胡炎却摇头笑道:“也不算吧,我祖籍是浙江绍兴的,清末那会儿,祖辈为了养家糊口来得燕京,到我太爷爷头上,他又被过继给了津城这边的舅舅,改祖改姓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