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 是个人才【为盟主祖国让我加更】  (第1/1页)
    胡炎笑道:“我刚才在后台看到了栾芸平,他是个性子稳当的人,您觉得听听他的意见怎么样?”    栾芸平,德芸社改革中的执行者。    方案由高层定的,但最后落实到位的,主要便是他。    但胡炎觉得,以栾芸平的能力,远不止充当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他可是个有原则、有主见的人。    班子里出了这么大问题,栾芸平只怕琢磨的不比自己师父少。    只是辈分太低,甭管从哪儿论,都轮不到他说话。    所以胡炎便顺水推舟,想让他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事在人为。    也许未来的德芸“副总”,能够转正,或是职务坐得更高呢?    当然,前提是得有水来顺。    栾芸平,年纪、辈分小,即便说错了,也无人会怪他,最适合挑头不过了。    郭德刚一琢磨,觉得合适。    不然,整个小辈中,除了栾芸平,还有谁更合适?    他这边一点头,王慧站起来:“成,我去叫他。”    转眼,栾芸平跟着进来。    满屋子都是大辈,他赶紧个个见礼,最后在郭德刚的招呼下,也只敢半拉屁股挨着座儿。    郭德刚也没客气,直接问道:“儿子,这儿没外人,你对班子里的局面有什么看法?”    栾芸平一听,心跳立马快了几分。    这问题太敏感了,师父怎么会问我这个?    他赶紧站起来,拱手道:“师父,我一切都听您的。”    郭德刚人老如精,自然知道爱徒心里在想什么。    当即摆手道:“坐坐坐,我跟你几位长辈,在讨论班子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可你师爷说,这事关重大,你们也是班子的未来,所以有些事情得多听听你们的想法,所以才把你叫了进来,放开说吧,不碍事儿的。”    爱徒不愧是爱徒,待遇就是不一样。    胡炎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还是头一回见郭德刚跟徒弟说话,说得这么清楚的。    最明显的差距,便是上回的烧饼,一句话把他吓得跪地嚎哭来着。    果然,郭德刚这么一解释,栾芸总算弄明白状况。    扭头看向坐在斜对面的小师爷,后者迎着自己的目光,正微笑的不断点头。    栾芸平心里有了底,站着沉吟几息,突然说道:“您几位稍等我一下。”    说完,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转身跑了出去。    片刻工夫,栾芸平又拎着自己的包进来。    “刺啦”一声,拉开拉链,开始从包里往外掏东西。    一叠纸、文件袋、文件夹、笔记本……    转眼,桌面上便放满了他的东西。    众人依然疑惑,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栾芸平没有迟疑,东西一取完,朝众人打过招呼,便开始介绍。    “这些都是我最近整理的资料,有从网上找的,有从书里看的。”    “比如这个夹子里的,全是演艺公司的合同范本,各种类型、各种活动的我都找了一些。”    “这个袋子里的,是架构模式,需要设什么部门,起什么作用,各个部门要怎么配合,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等等。”    “这一踏纸上,都是关于艺人薪酬、提成方面的资料,国外的公司,国内的公司,我能找着的,都打印了出来。”    “下面是一些公司制度方面的材料,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规范等等。”    “这个笔记本里,是我自己最近琢磨出来的一些想法。”    “……”    “这些资料,我也不知道用不用得上,就琢磨着准备准备,兴许能帮上一点忙。”    栾芸平介绍一项,便把一份资料递给一位长辈。    等他介绍完,桌面上还剩下六七份材料。    众人边听边翻资料,脸上的惊讶之色也越来越浓。    栾芸平性子稳重,平时交待一些大事小情,他总能办得利索,这一点大家都清楚。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私底下,闷声不响的做了这么多功课?    惊讶的人,也包括胡炎。    他原本想着让栾芸平进来,起个头,挑个话,也算参与度更深一些。    这就好比一锅粥,让他进来分上一碗,谁承想,这家伙竟然一来,便有把锅端走的架式。    当然,意外归意外,这是好事儿,胡炎半点都不在乎。    手中的资料,他随意扫上几眼,便放下了。    一双眼睛反而盯着栾芸平的包,看得若有所思。    此刻包里没有东西,空空荡荡。    可也正是因为空了,这才引起胡炎的注意。    随身背包,应该属于一个人最私密的空间。    当个人的秘密空间中,装满的却是关于团队的东西,这代表什么?    胡炎看着满脸拘谨的栾芸平,心里当即夸道:你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栾芸平早就注意到,小师爷对自己的资料貌似不太看得上眼。    “师爷,您是觉得这资料没用?”    胡炎摇头,笑而不语。    有用没用,自己可说了不算,还得看旁边某个正捧着笔记本认真读的家伙。    郭德刚看笔记本速度很快,小本子被他翻得“哗哗”的。    不时,他放下笔记本,目光定定的看着栾芸平,眼圈又红了。    “儿子,你终于长大了!”    “师父,这是我应该做的。”    看着俩师徒煽情模样,胡炎就算没看笔记本,都知道里面写得是什么内容。    当然不是《金瓶梅》阅读总结了。    郭德刚可是聪明人,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境地,还有什么东西能打动他?    肯定是改革举措啦!    只不过,可能跟前世不同,这次点火的人换成了栾芸平罢了。    果然,郭德刚把笔记本传给其他人看,同时说道:“芸平琢磨的很详细,很合我的意思,大家都看一看,有不同想法也可以提出来。”    转眼,一帮老江湖看完,纷纷点头。    “没有意见!”    “整挺好!”    “平平很棒!”    郭德刚心中很无语,真后悔开了这次会。    坐半天,啥话也没有。    还不如自己爱徒“咔咔咔”,一顿cao作猛如虎,来得有效果。    下次开会,不叫你们,咱爷俩自己开得了。    哦,对了,还得叫上师叔,他推荐爱徒有功,眼光很准。    好吧,开玩笑的。    如今的问题已然摆在了台面上,其实大家心中多少都有数。    所以栾芸平的方案,确实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大意见没有,小细节的讨论,自然是少不了的。    毕竟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    而栾芸平则坐在一边,不断拿纸笔做着记录,很有一副秘书的架势。    因为郭德刚确实把他当成秘书了,甚至整理合同初稿的活儿都落在了他身上。    胡炎知道,也许从此刻开始,栾副总的未来有可能变得不一样了。    不过,谁知道呢?    半夜,统一完意见的众人终于散会。    坐在车上的郭德刚,望着窗外的夜景。    不时,他突然叹道:“唉,这么改,味道怕是会变呐!”    胡炎接了一句:“看似有的选,其实没得选。”    “是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