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防线(一)  (第2/2页)
淡墨勾石,浓墨撇竹,著此画者必是丹青妙手。再观此字骨力道健,超尘脱俗,应当也是出自大家之手。”    陈维新面容郑重,仿佛所言每字每句皆发自肺腑。    “敢问大人此扇是何人所制?”    “此为朝鲜友人所赠。扇是倭国所制,不过一玩物。竹子是谁画的本官不知,不过这字倒是本人随笔。”    陈维新立刻露出震惊的神色。    “想不到大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如此之高,学生属实佩服,只是……”    “只是什么?”    赵安有些好奇。    “只是如此佳作,大人为何不留印属名?”    “哈哈哈,本官知晓自己水平,还是别叫后人取笑的好。”    赵安抚摸着胡须,看面前之人越发顺眼。    “你我初次见面,本官也没什么好送的,便将这扇赠予你。”    陈维新大喜过望,一点儿也不推辞。    “维新谢大人赠扇。”    多了一层“赠扇之谊”,他的自称又变了。    关系已经拉近,那就该说正事。    “你可知我唤你前来是有何事?”    “佥事请讲。”    ……………………    “随我去集庆堡。”    陈维新翻身上马,招呼着两名仆役。    “少爷,不知佥事授您何职?”    骑马赴集庆的路上,有仆人问道。    陈维新脸色一黑。    “宣传队大队长。”    “大队长是什么官?何品何级?”    “直属佥事大人管辖。”    陈维新答非所问。    “那少爷手下定有不少人吧?”    “就咱们三……”    直到抵达集庆百户所,三人一路再无他话。    集庆位于定辽右卫最东边,是陈维新宣传工作的第一站。    在传达了赵安的命令后,那百户丝毫不敢怠慢。    很快就将堡内青壮聚集到一处。    几名白发老卒在百户的驱使下临时搭建起高台供陈维新发挥。    一声锣响,宣传大队长登场。    “走进百姓而非走近百姓。”    在赵安的指导下,陈维新开始更为直白,甚至可以说是“粗俗”的讲话。    他不停地变换身位,甚至走下高台,穿梭在人群之中。    “咱们大家伙都知道,这鞑子就像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他们霸占咱们的土地、抢走我们的粮食、玷污我们的妻女,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奴才……”    “我要讲一件真事给大伙听听。”    陈维新的声音突然变得悲怆。    “那是我的一个远房表亲……”    故事不长,却让台下汉子们如坐针毡。    宣传结束,王二带着满腹的惆怅回到家中,贤惠的妻子早已备好饭菜。    一家三口团座在一起的画面怎么看都是无比幸福。    王二却不停地叹气。    无论妻子如何询问,他总是不作声。    当天夜里,他做了个梦:    鞑子攻打集庆,他因为怕死作了顺民,鞑子没有杀他,只是抢了他的房子,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八旗兵的包衣。    那日,他扛着刚从地里收到的粮食回到家中,却见到八旗兵以自己儿子作为要挟,玷污了自己媳妇。    有血性的都死在了城头,他丝毫不敢反抗。    避开妻子那失望的眼神,他挤出笑容,指着自己辛辛苦苦伺候出的粮食。    “主子饿了吧,我现在就去煮饭。”    八旗兵笑了,将地上的王家先祖牌位踢到他面前。    “我替你找了些柴火,好奴才。”    好奴才……    自己什么时候成奴才了?    他挠了挠头,无意间触碰到脑门后的辫子。    的确,他已然是个奴才了……    王二猛然从梦中惊醒,脊背上满是冷汗。    他摸了摸头,红着眼从厨房拿来把菜刀,又在家门口摆上一张椅子。    右手攥紧刀把,捏的指关节发白。    一直坐到天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