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细作  (第1/1页)
    昏暗的密室中,烛光摇曳。    “校事大人。”    忽有脚步声响起,一蒙面瘦汉进入房内。    “坐。”    獐营右校事指着面前的椅子。    瘦汉依言坐下,解开蒙面的黑巾,露出一张削瘦、黝黑的面庞。    “哪一队,名叫什么?”    “第六队,田三万。”    瘦汉一边回答,一边递上腰牌。    知晓来者姓名后,校事在身后书架上摆放的一堆名册中取出一本。    翻找到相应页数后,依照上面的记载先是比对相貌。    “何年出生?祖籍何处?”    接着按照程序继续核验身份。    “万历二十七年,盖州卫人。”    “何时入獐营?首任队官是谁?”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第一位队官为现任左校事任钦中。”    校事阖上名册,将腰牌归还给田三万。    “你可知今日唤你前来所为何事?”    “小人不知。”    田三万摇了摇头。    “朝鲜王自八道募集青壮编练守御厅,平安道因民风彪悍,额兵三百七十人。”    校事起身走到一旁,为田三万倒了杯水。    “大人命令我等调派人手,以平安道募兵身份进入守御厅。”    校事重新坐下,在桌上一摞纸中随意抽出一张。    “你以后便叫金富恩,平安道宣川郡人,万历二十七年生人,父母亲友具为倭寇所杀,仅以身免……”    “……”    田三万沉默片刻。    “小人明白了,什么时候出发?”    “稍作收拾,即刻动身。你的母亲和胞弟我们会照顾好,你无需担心。”    一丝笑容罕见地出现在校事脸上,然而在烛火的映衬下不只没有一点亲和力,倒显得有些阴森。    “诺。”    “金富恩”重新蒙上黑巾,刚要出门又被叫住。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身份,若是有事,自然有人会找你,暗号就叫……”    校事揉了揉眼睛,确定了纸上的内容。    “地镇南岗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诺。”    “金富恩”再次抱拳,心中反复默念暗号,离开密室。    “下一个!”    校事低沉的声音再次响起。    一名穿着打扮极为相似的汉子与“金富恩”擦肩而过……    ——————————————————    “张秀才,你怎么又落到最后了。”    一个壮汉看着瘫坐在地上的张秀才,戏谑道。    “你走你的路,管我作甚,我只是不善于奔跑。”    张秀才大口喘着粗气,摆动双手,试图赶走这些看自己笑话的人。    这些种地的粗高三天前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连吃几天饱饭,个个又变得生龙活虎。    “秀才,听说你的婆娘跟别人跑了,该不会是因为你……”    几人对视,露出猥琐的笑容。    张秀才气得面色胀红,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反驳。    不知哪个缺德货在背后嚼舌头根子,自己被退婚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越来越离谱。    “大家都是一什的人,又何必取笑。”    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前面折回。    “跑着跑着,发现你们都没影了,我便回来寻你们。”    少年笑着解释道,又将张秀才从地上扶起,替后者戴上黑布幞头,掸去红色战袄上的土灰。    “咱们快些走吧,教头们怕是要到了。”    少年的提议得到众人一致赞同,毕竟没人想挨教头的鞭子。    就连张秀才也露出畏惧的神色,背起鸟铳,在少年的搀扶下缓缓前行。    “他们没有坏心,瞧见你落在后面,全都留下等你,只是嘴欠,你大人有大量,不要怪罪他们。”    少年言语间展现出与年纪不符的成熟。    “我自然晓得。”    张秀才苦笑不止。    同他们在一间营房住了几天,他哪里不清楚这些庄稼汉只是说话没有分寸,内心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矻蹬……    听闻马蹄声,二人知晓教头们接近,连忙加快脚步。    张秀才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每走一步,小腿便又重上几分。    “他娘的……”    一句脏话脱口而出,张秀才本人也有些错愕。    同这帮粗人呆得久了,自己也学上了他们的臭毛病。    张秀才不禁汗颜。    真是有辱斯文!    违背圣人教诲,罪过,罪过。    “啪!”    他不自觉地放满速度,心中暗暗向圣人悔过。    教头手中的树枝突然打在身上,疼得秀才龇牙咧嘴。    “他娘的!”    ……    “让他们跑个五里路再休息一刻。”    赵安骑在马上,注视着前方玩命奔走的弓手营新卒。    “旗怎么倒了?去看看是哪个混账东西把旗扔了,给我重重罚他!”    赵安勃然大怒。    旗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无用多说,举着旗跑叫行军、追击;扔了旗再跑就叫溃败!叫逃跑!    自己难道让他们cao练的是逃跑的本事?    “驾。”    “驾。”    两骑得令上前。    “咱们坐下歇息。”    将踏缰绳拴在树上,赵安盘腿坐下,掏出水囊痛饮两口。    “赵金!带俩人去林里弄些吃食过来。”    “得令!”    等侯的功夫,又有一骑自东赶来。    来人身穿灰衣齐腰甲,头戴红色方巾,腰挎柳叶刀,脚踏短腰黑靴。    赵安一眼便认出这是獐营的探子。    这这一年来,随着赵安地位的水涨船高,獐营的规模也变得庞大,至今已有五百余人。    赵安顺势按照职责对獐营的机构部门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密探、外委两个部门应运而生。    此人便是标准的獐营外委打扮。    几名家丁抽刀上前,拦住来人。    “让他过来。”    直到赵安发话,家丁们这才腰刀归鞘。    “大人。”    那人走到赵安身边,单膝下跪,手捧一封封了蜡的书信。    嘶拉。    粗暴地撕开信封,家丁们识趣地扭头警戒。    书信篇幅极短,总共十来个字。    移棒子岛,共三十六人,皆已安置妥当。    看完之后,这封信便被扔到了刚刚燃起的火堆上,化作灰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