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战俘  (第1/1页)
    凤凰城西南四十里,三角山。    定辽右卫铁场百户所置于此地,全所额定铁军一百三十二户,额铁两万四千九百一十五斤。    铁场百户所虽然职能特殊,但其同普通百户所一样,隶属于某卫某千户所,除了都司以外,卫指挥与所千户亦能参与管理。    冶铁兵丁基本与盐丁、驿卒情况类似,其中以罪犯为主的恩军占有很大的比例。    建虏攻破抚顺之后,赵安以保护铁场的名义在此驻扎一个总旗的兵马。    同时大肆抓捕盗匪、山贼,送去矿上做苦力。    自朝鲜而来的三百多名俘虏在一个总旗的押送下,大军回营的当天就被押送至铁场“发光发热”……    “就快到了!”    身穿青布背心的丰生额闻言,从那名讨厌的蒙古人手中接过水囊。    猛灌两口后,看也不看就将其甩给后者。    时隔多日,丰生额仍然对这些以前经常殴打自己的蒙古人心怀芥蒂。    “赵哨官,你千万不能小看咱们剧团的用处,老百姓看了咱们的演出,就没有不骂鞑子的,还请您务必派两位兄弟助我押送俘虏回城。”    丰生额有野心,自从穿上这青布背心后,他迫切的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办任何事都十分卖力。    由于他对于剧团之事十分上心,表演时又十分出力,剧团的其他几名成员也都顺水推舟地选他当了团长。    他到铁场的目的是要为剧团挑选几名专门饰演鞑子的家伙。    由于担心俘虏途中作乱,丰生额特地低声下气地去求那勉强算得上有些“交情”的赵赤帮忙。    赵赤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丰生额难以置信地同时又感到一丝喜悦。    军中骡马紧张,三人所做之事严格意义上算不得公事,只好徒步行走。    看守铁场的军士自然认识丰生额,但依旧按照规矩向他索要公文。    检查无误之后,方带三人来到了监工赵全忠面前。    赵全忠正一脚踏着石块,一手拿着皮鞭,冷冷地注视着劳作中的苦力。    其身后的木桩上还绑着几名全身血rou模糊的苦力,耸拉着头,不知是死是活。    “赵管事,堡里来人,要提走几个苦力。”    领路的小旗通报一声后便原路返回。    赵全忠不知听没听到,没有说话,直到两名同样穿着旗军衣甲的蒙古人走到丰生额身后时,才终于正视起眼前这个穿着青布衣的“鞑子”。    “手令拿来瞧瞧。”    声音有些阴沉。    第一次惩治铁场的苦力之时,赵全忠还有些不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地体会到当年刘老爷打他时的乐趣。    苦力们的惨叫、求饶声使他成就感十足,而家奴出身的他更懂得折磨人的手段。二者相互作用下,整个人变得更为阴戾。    对上赵全忠的眼神,丰生额有些畏惧,但想到自己身上还穿着将军赏赐的青布背心,瞬间有了底气,挺直腰杆,递上一纸公文。    “匠房孙管事亲自写的条子。”    铁场的苦力要么是山匪,要么就是被俘虏的阿哈们,不等同于矿丁,他们只相当于生产的工具,因此暂时划分给匠房管辖。    也正是因此,赵全忠才敢如此对待他们。若是在矿丁身上动用如此重刑,恐怕他早就被铁场驻军擒下。    再三检查之后,赵全忠竖起四根手指:    “我要保证大人规定的出铁量,你最多也只能带走四个。”    “行。”    丰生额应了一声之后,飞快地带着身后两人来到众苦力中间。    见到陌生人到来,没有一个苦力胆敢停下手上的动作。    丰生额向几名负责监督的矿丁知会一声,便来到一名满声脏污的苦力面前。    伸出手便要去扳那人的脸,那人却不如人愿,脏手直朝丰生额推来。    丰生额连忙躲开,将身上的背心脱下,递给了身后的蒙古人。    “别弄破了。”    在矿丁的帮助下,丰生额成功的挑选出三名丑得惊天动地的苦力。    但也只有这三人的外貌能符合他的标准。    还差一个。    “你们哪个有些本事在身的就随我走,一天管你两顿饭。”    能吃两顿!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奴才能打十个!”    “俺会爬树!”    ……    丰生额摇了摇头,他要的可不是这些本事。    “奴才会说书。”    一道声音在耳边响起。    丰生额大喜过望。    “好,就你了。”    七人迅速走出矿场。    山匪出身的苦力已经重新拿起工具,阿哈们还在大声叫喊着。    高处的赵全忠冷冷一笑,接过短弓,闭上眼睛。    两个苦力对这一切已经司空见惯,麻木地拖走尸体。    其余的人却如同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只顾埋头干活。    一支羽箭,一声哀嚎。    在这世上全然惊不起半点水花。    ……    “差不多了,歇歇?”    丰生额向两名旗军询问道。    二者点头,众人便一齐坐在官道边。    “你们中间有满人吗?”    看着四人脑门后的辫子,丰生额有些好奇。    听闻满语,两个蒙古人顿时警觉起来,站起身,右手按在雁翎刀上,凝视坐着的五人。    “别误会,别误会。”    丰生额擦了擦脑门的冷汗。    “我只是问问他们中间有没有真鞑。”    “主……鞑子都死得差不多了。”    有包衣急忙回答。    两名旗军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反而拔出了刀。    丰生额还没来得及说话,有人已经按耐不住。    “我是满人,不,我是真……真鞑。”    原来是自称会说书的那人。    正愁气氛太过紧张的丰生额连忙让他说两段来调节调节。    那人却有些慌了。    自幼在山沟里长大的他哪里会说书,只不过从旁人嘴里听过什么桃园三结义,什么三国分立,什么三拳打死镇关西。    到现在也只记得一个“三”了。    “建……”    多少年来着?    罢了。    “三百年前,祝家庄有个卖草鞋的蛮子……咳咳……汉人,名叫刘备,一个杀猪的屠户叫张飞,还有一个红脸大汉郑屠,三人是结拜兄弟。”    熟读三国的丰生额此时已经呆在原地,张了大嘴却发不出声响。    而说书人渐渐的有了状态,讲得眉飞色舞:    “当地还有一个叫扈三娘的俏娘们,被这三兄弟瞧见了,都想将她讨回家,谁也不肯拱手相让。”    “兄弟几个为此反目成仇,郑屠三拳打死刘备派来杀他的奴才镇关西,当天就去投了梁山。”    似是想到什么,那人说得更加卖力。    “及时雨曹cao知道后,带着几千人马要抢夺美人,被祝家庄城头上的火枪大炮打得落花流水,幸好有智多星……”    “住嘴!”    丰生额怒火冲天。    “满口胡言,你这厮压根没读过三国。”    随后丰生额扭头看向持刀的两名旗军:    “这人没有半分真才实学,所言皆是胡编乱造,还请两位将他砍了,省的糟蹋我们的粮食。”    见两个凶神恶煞的蒙古人向自己走来。    “冤枉啊~”    那人痛哭流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