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民事(续)  (第1/2页)
    傍晚,在北门站了一天岗的韩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家。    按照规定,旗军每月休一天,以每两个总旗为单位,实行分批次休假的制度。    走进自家院子,弟弟韩圆正挥舞着一根木棍,刚一抬头就看到了韩方,连忙丢下木棍,一边朝着房里喊道:    “大哥回来了。”    韩方的母亲闻言,擦了擦手,急忙从厨房跑了出来:    “大哥儿回来了,快进屋,我和你婶子在灶上烧饭呢。”    韩方却是随着母亲来到了厨房,    与婶子打了招呼之后,便要帮忙打下手。    韩母有些恼了:    “方哥儿,男子汉大丈夫总往灶上跑像什么话,你还是个军官,别让街坊笑话。”    “嫂子,方哥儿这不也是是孝顺你么。”    二婶开口劝道。    “气我还差不多,大男人想着干这些没出息的事。”    韩母向她抱怨起来。    韩方无奈,只得走出厨房,不出意料,韩圆已经穿上了他的布面甲,顺便练起了棍法。    前者摇了摇头,走进正房,韩老爹正与弟弟摆弄着弓箭。韩方的二叔是堡里有名的木匠,对于造弓也颇有心得,韩老爹所用之弓,就是由韩方的二叔制作的。    军户按例不能分家,因此堡里的所有军户都住进了四合院,寻常民户却没有这个待遇,也算得上是给军户们的一项福利吧。    韩家是安奠最早的一批军户,家里七口人也是住在一起,韩老爹两口子住在正房,二叔、二婶住在东厢房,韩方兄弟两人住在西厢房    二叔家也有个儿子,不过在凤凰城的福兴楼里做活,难得回来一趟。    “明日陪爹去山里试试你二叔做的新弓。”    韩方点了点头。    几人交流之际,韩方二婶已经摆好了碗筷,三人见状也都上了桌。    烧白菜、烧鱼、野鸡汤、豆腐,虽然只有三菜一汤,但每样的分量可不少。    没有精致华丽的摆盘、没有晶莹剔透的色泽,但每个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大哥儿,我给你相中个媳妇儿。”    吃到一半,韩老爹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韩方闻言,放下了碗筷,看向父亲,眼神诚恳。    “爹,您是知道我的。”    韩老爹也扔下筷子。    “难道成家之后就建不了功,立不了业了?”    “近来建虏越发猖獗,赵大人曾说建虏与我大明终有一战。此刻正值秣马厉兵之时,成了家,心里就多了顾忌,又怎能拼死杀敌、为国尽忠。爹,这个道理难道您还不懂吗?”    “大哥说的有道理。”    韩圆刚插了句嘴,一只碗便向他砸来,低头躲过以后,惺惺地闭上了嘴。    碗已经扔了,韩老爹又拍起了桌子:    “混账东西,你爹跟倭子打仗的时候,你还在你娘肚子里!不成家你便没有顾虑了?”    “自然不是,不过我若战死,爹娘至少还有二弟在膝前尽孝。”    韩方直接跪在了地上。    “……”    韩圆看了看身上还未脱下的布面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出了你这么个逆子。”    韩老爹指着韩方鼻子骂到,扬起手刚要落下,却被韩方二叔拉住。    手被拉住了的韩老爹只好用脚去踢,另一只手指着门口吼道:    “滚出去!”    韩方重重磕了三个头,便朝门外走去,韩母刚想挽留却被韩老爹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吃饭!”    韩老爹又回了座位,刚提起筷子,韩圆又站了起来,指了指身上穿的甲:    “爹,我去把这甲送给大哥。”    “滚!”    ……    入夜,韩老爹见妻子睡熟,悄悄来到耳房,随手带上房门,点起蜡烛。    在墙角处搬出一个箱子,掸去上面的灰尘,缓缓打开,箱内赫然是一套明式对襟罩甲,韩老爹伸出双手,感受着铠甲的质感。    韩老爹砸了咂嘴,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