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咱大孙果然是亲生的  (第1/1页)
    凉国公府。    靖宁候接到陛下的任务,去镇压月鲁帖木儿叛乱,这对整个淮西集团的武将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蓝玉作为目前淮西武将的领头羊,自然便召集了在京师的各个老兄弟,一起为靖宁候叶升,设宴践行。    酒过三巡,东莞伯便对蓝玉问道:“凉国公,最近朱公子那边,一切可还安好。”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纷纷停下酒杯,安静的倾听,朱公子是他们未来的希望,无比的重视和关注。    自那次蓝玉曝出朱公子为嫡长孙朱雄英,大家回去后,便纷纷派人打听情况,果不其然,一切都能对上号。    而暗中守护朱公子的任务,便是由蓝玉亲自负责。    “朱公子进来一切安好,前两日七夕还出门游玩去了。”    蓝玉说完,突然笑着对靖宁候说道:“朱公子竟有一位中意的女子,说起来还和你靖宁候府颇有渊源呢。”    “哦,竟是有这般事情。”    靖宁候闻言,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不知朱公子看上了我哪位小女。”    靖宁候心中思索,自己有四个女儿待嫁闺中,只有一个嫡系。    朱公子要是看上的庶出,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把女儿给扶正了。    哪怕日后不见得能当上皇后,当个贵妃,也是沾亲带故,算得上皇亲国戚了。    “就你那几个女儿,哪里入得了我外甥孙的眼,我差人打听过了,朱公子看上的,乃是你堂亲的女儿,好像叫叶婉清,是有这个人吧。”    蓝玉笑着对靖宁候说道。    啪!    靖宁候闻言,手中酒杯一下子掉落在地上,整个人都懵了。    就在上午出门的时候,他还正好撞上常府的媒婆过来提亲。    “靖宁候,你这是怎么了,咋啦,不是你女儿就不高兴了?”    蓝玉笑着调侃道,周边的武将们,更是哈哈大笑。    靖宁候一脸苦涩的说道:“昨日常府差人来提亲,常威那小子不知从那见过我那侄女,我家那口子直接答应了,还给做了媒。”    “适才出门的时候,恰好遇上常府的媒人进门。”    啪!    蓝玉一巴掌拍在桌面上,呵斥道:“混账东西,连他表兄弟的女人都敢抢,谁给他的胆子!!!”    .........    “什么!这兔崽子,论辈分他俩还是表兄弟,竟敢抢咱大孙的女人,这是要干嘛,造反吗?”    夜,大明皇宫,御书房。    蒋瓛正在汇报朱安的行踪,还有叶婉清的情况。    靖宁候府早就在锦衣卫的监察中,本意是为了搜集证据,这常府提亲的事情,自然瞒不过锦衣卫。    朱元璋听到这情况,更是吹胡子瞪眼,他老朱家的大孙,还能被别人抢了女人,那岂不是会被天下人看笑话。    顿时,朱元璋眼中精芒闪过,一股子煞气凭空而起。    他朱元璋的大孙,流落在外十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归,要是让大孙受到半分委屈,这要他如何对得起已经去世的妹子。    “陛下,臣还有一事汇报,也是关于朱公子的。”蒋瓛见此,心中暗道这常府真是不知好歹,连陛下大孙的女人也去动心思。    “哦,咱那大孙,还有何事。”朱元璋转头问道。    “陛下,前日里,臣等锦衣卫兄弟在靖宁候府,突然发现一股来历不明的人。”    “为避免打草惊蛇,便另外找人跟踪,寻到一处院子,差人查探后发现,这些人俱是朱公子麾下。”    蒋瓛小心翼翼的说道,这等事情他自然不能隐瞒。    “你的意思是,咱大孙麾下,还有经营着一股势力?”朱元璋问道。    “陛下,目前来看,确实如此,那些好手一个个身强体壮,行动如风,即使我等锦衣卫兄弟对上,也只等五五开。”    蒋瓛谨慎的说道,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    谁会想到,一个茶楼的东家,竟是某个势力的头领。    “好小子,果然不愧是的咱的亲大孙,类咱,即便身处草莽,也不是易于之辈。”    朱元璋不惊反喜,自己和他相处了这般久,确是一点苗头都没看出来。    这足可说明大孙心思缜密,运筹帷幄。    原本朱元璋还担心大孙从小生活在商人的坏境中,对于日后继承大位,会有一些影响。    现在看来,真龙哪怕在浅水湾里,那也是真龙,鱼虾不可比。    顿时,朱元璋感觉大明未来可期,有如此孙儿,何愁大明后继无人。    一道心结打开,朱元璋整个人感觉舒坦多了。    之前朱标薨去,朱允炆年岁太小,权谋手段不足。    现在大孙出现,胆识过人,手段也有,且无论从法理上还是情理上,都是继承大位的最佳人选。    “蒋瓛。”    “臣在。”    “你且派人,好生打探一下咱大孙的底细,切记隐秘行事,咱想看看咱大孙,能耐到底有多大。”    “臣遵旨!”    朱元璋处理完奏章后,回到寝宫心情有些兴奋,难以入睡,脑海中微微思索。    便对门外太监道:“来人,召张美人前来侍寝。”    “遵旨!”    史记,明太祖朱元璋共有十六女,最后的小女儿,乃是洪武二十八年二月初一生。    永乐十一年二月初一日被朱棣封为宝庆公主。    其生母便是美人张玄妙。    今年初进宫的张美人,按理说三年后才有资格侍寝。    不过今日朱元璋因大孙的事尤为兴奋,便提前翻牌了。    后宫中,已然入睡的张美人被太监叫了起来。    听到是陛下召自己侍寝,欣喜若狂,连忙起来随太监一同赶去陛下寝宫。    此刻,东宫。    朱允炆也是同样难以入眠,最近他的心情有些焦虑。    七夕那天,朱允炆特意去拜见皇爷爷,以示心中孝顺。    然而皇爷爷只是简单的勉励了几句,就让其退下,不曾向从前一般,让其陪侍在旁批阅奏章。    这等变化,让朱允炆心中越发不安,他好似感觉到了自己距离大位越来越远。    只是信息闭塞,生母在外也并无家族势力,无法帮助查探情况。    唯一可以依托的老师黄子澄,对此只是劝说不必担心。    虽是答应帮忙打探情况,可朱允炆知道其必然不会太过于上心。    朱允炆此刻依然居住在东宫,这是历来皇位继承人才有资格居住的宫殿。    但朱允炆心中,显然已没有了任何欣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