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礼下于人  (第1/1页)
    第二天一大早,刘关张三兄弟各自从各自的府邸出来,到了学校的院子里汇合。    简雍孙乾先行一步,他们天天陪刘景升一天,因此不和刘备一起。    大伙用完餐,一人吃了好几碗蜂蜜枸杞大米粥,吃的饱饱的。    约莫刘景升应该起来了,便要动身出发。    命四个仆从抬一口红箱子,箱子上系着红绸,里面装着两百本,第一批的书籍。    另让两个仆从抬一个食盒,里面是董良让厨师精心准备的六个菜,又补又不油腻,但是却又不显得早餐简陋。    虽然早上应该吃清淡饮食,但是古人一天吃两顿,太清淡反而肚子饿。    能吃丰盛一点自然是要丰盛一些。    刘景升毕竟是一州之主,这送餐不仅要好吃还不能丢面子,这可废了董良和厨师不少功夫。    刘备就出发了,糜竺随行,徐庶没去。    这糜竺是个熟面孔,刘景升不会惊疑,徐庶是个新面孔,难免看见刘备身处下位还有贤人来投不爽利,也许不会,但是避免横生枝节就没有去了。    徐庶在屋里研究着董良绘制的地图和用兵方法。    董良则拽着黄忠教自己射箭。    董良虽然跟随刘关张练武,但是只起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非不得已实在也不愿意上阵搏杀。    但是这射箭好啊,远程打击,不用短兵相接,安全,也可以偷袭。    黄忠也不藏私,见董良热情的想学,他也开开心心的教。    黄忠这年纪不小了,但力气还是大的惊人。    游戏里弓兵都是脆皮,可现实中弓兵都是猛男啊!    因为拉弓需要力气啊!    有些文学作品里就经常会提到,武人打熬力气就有的会用强弓。    开弓就是用力的时候。    董良在这学,黄夫人带着黄叙在一旁看,一边看一边跟着张仲景学一些导引术,帮黄叙调理身体。    这黄忠一身本领儿子却不能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董良却是得了大便宜。    这可是相当于世界冠军级别的私教。    ……    刘表处。    刘表也已经起来,来到了处理公务的地方。    年纪大了,早上起来精神还没有提振起来。    往位置上一坐,手下处理工作,时不时拿了给他看一眼。    他无精打采的耷眼一瞧,也不走心,摆摆手就过去了。    良久才缓过来,开始时不时的和简雍孙乾聊几句,渐渐地打起精神了。    这时间有人来报,刘备求见。    刘备来了刘表还是很高兴的,“快请!”    不一会儿,刘备就带着人抬着两个箱子从外面进来了。    笑呵呵的:“兄长,我来看你来了。”    刘表也高兴:“玄德啊,你这是?”    指着那两个箱子问。    刘备笑呵呵的先打开了食盒,“我在汝南遇到一个好厨子,今天特意做了几道佳肴来给兄长尝尝。”    先上菜是看着是饭点了,肚子饿吃的就香,而且现在饭还是热的,先让刘景升吃开心了再说。    刘景升果然大喜啊,刘备这对自己确实好啊,送饭的事都干了,亲密的感觉就上来了。    不管好不好吃这个面子都要给。    “好!好啊!快来,我尝尝玄德的美意。”    菜送上去摆开,刘景升夹起一口,“嗯,不错。”    连吃几口,笑的一脸皱纹。    这美食确实让人开心。    一时间竟然忘了周围,专专心心的吃了一顿,好一会儿,刘景升回过神来,放下筷子。    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叹:“哎呀确实好啊,很久没有吃那么多了。”    “兄长喜欢,回头把那几个厨子送来伺候兄长。”    “嗯,好,”刘表点点头笑着说:“多谢玄德美意啊!”    刘备又让人打开另一口箱子。    从中取出几本书籍。    “兄长请看!”    刘表狐疑的接过,封面上硕大的论语又不是看不见,心想论语有什么稀奇的。    结果翻开第一页,一看这篇序,哎呀呀不得了啊。    这古人都讲什么文治武功。    这为官一任,一方教化如何也是政绩的体现。    虽然对于刘表也说不在乎什么朝廷封赏了。    但是这东西一出来还是要大涨文坛声望,这是要青史留名的好事啊!    有人说公布印刷术,打破知识垄断会失去士族支持。    其实也未必,这东西如果掌握在谁的手里,这些家族一运作妥妥的天下士人的头头。    绝对的德高望重。    不能指望天下士族一起团结一致搞垄断。    事实上,即便是是后世某政治经济学还讲西方的垄断存在问题就是无序的竞争。    因为竞争存在所以催生垄断,有垄断必然有竞争,这些逐利者不可能团结一致的。    刘表太高兴了,这确实是一份大礼啊。    这东西如果出在平头百姓的手里没什么用,顶多后世人考证能考证个起源。    那工匠顶多生活改善一些。    但是出在有地位的人手里就不一样了。    蔡候改进造纸术不也是打破知识垄断吗?但是他凭借这个封了候啊。    可是四大发明,也就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能找到发明人。    火药和指南针,雕版印刷术都没有出处。    火药指南针没有被人们认识到重要性也就算了,可雕版印刷术怎么可能不被看出来重要性呢。    也许是战乱时代记载消失了。    但总之还是名气不够大。    看起来还是民间自己整出来的,要不然凭借着读书人高超的手段,运作运作,怎么不得名利双收。    对于刘表就是这样的情况。    何况无论是有没有伤害到某些读书人家族的利益,面对这样功在千秋的好事,他们都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他们的心里再骂骂咧咧,脸上都得笑嘻嘻。    何况,这个时候,或者说每个时代都不缺少真正的心存大义的读书人的。    而这个时代,经历了西汉时期,士族对于刘氏江山不忠心的情况,王莽篡汉的情况。    东汉自光武帝开始就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宣传士人的节cao。    这个时期经过两百年忠义之类道德的宣传,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道德水准还是非常有保证的。    如果单单只为了家族利益,像荀彧这样的人,怎么会最后是那副下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