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签证  (第1/1页)
    一屋子人坐那半个多小时,翻来覆去的说那几句话,什么形象问题,态度问题,徐柠听的是头昏脑胀的,偏偏还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末了,总算给了徐柠一份类似指南的东西,写着出国流程跟各种注意事项,让他回去仔细研究研究。    是得研究,这年代办护照那是相当的麻烦,得准备一堆的材料。单位意见、申请事由对应的境外证明,留学的话还得有经济担保跟入学证明,连相片都得自带。    先去学校开单位意见书,境外证明已经发过来了,相片是现成的,徐柠花了两天时间搞定了这些,然后送到公安局审批。    原本审批过程要一个月,但徐柠这算特别情况,加快了流程,一星期就成了。    然后就是去办签证。    学校早就开学了,徐柠翘了课,一大早就顶着寒风出门。    到了地方,门口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伍,目的都一样,但名义上五花八门,有的是去留学,有的是探亲一类的。    徐柠站到队尾,慢慢往前挪。    他都惊讶,这会就这么多出国的了?    “哎,哥们儿,你是留学还是干嘛?”前边一个穿着手工西服,梳着三七分的男青年扭脸搭话道。这家伙站那松松垮垮的,跟这身打扮怎么看怎么不搭。    “我申请商务签证。”徐柠顺口说道。    “什么?还能申请这个?”    “能啊。你呢,你申请的什么?”    “我申请的探亲。我二姑奶奶的丈夫的弟弟在国外。”    徐柠差点没笑出来,这都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怎么想的呢!说道:“你这是第几次来了?”    “……第五次。”青年低声道。    徐柠摇了摇头,道:“说实在的,你还是赶紧找个工作吧,你这根本通过不了的。”    青年叹了口气,抬头四十五度角望着天空,“你不懂,我是要出国追寻我的梦想的,五次不行十次,十次不行一百次。”    得,脑子出问题了,这家伙没得劝了。    徐柠很快发现,排队的人大部分其实都像前边那位一样,就是来凑热闹的。基本一个照面就被签证官刷下去了。    别说他们了,就连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留学生,被刷下去的概率也不小,特别是去美国的。但没辙,还是挡不住一波一波的人去。    相对来说,去欧洲的还好些,尤其是法国,这年代对国内的签证就宽松许多。    前边的队伍推进的很快,陆续有人出来,有的失落,有的高兴,还有个别的出门就嗷嗷的哭了起来。    嗯,没错,就是刚才那家伙。声音听的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接着就到徐柠这了。    到屋里往那一坐,对面是一男一女俩白人签证官。    材料递过去,再填表,然后面谈。    “你是申请商务签证?”男签证官皱着眉头。他在这工作两年了,基本都是留学跟探亲,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对。”    “苹果公司?”    “那上边不是写着呢吗?”徐柠指了指桌上的材料。    签证官抬头看了眼:“你的英语很不错。”    “谢谢。”    “稍等,我需要确认一下。”说罢,那个签证官站起来离开了。    过了大概五分钟,他重新回来,签字,然后拿着章咔咔盖了两下。    “你的签证通过了,请去缴纳费用。”    “好。”    ……    一周后,徐柠坐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十几个小时的旅程,下飞机时已经是当地时间早上九点了。    徐柠打着哈欠,抬头看着机场的钟表,调了一下手表,然后才走出机场。    活动了一下胳膊腿,他这才觉得舒服了些,这一路倒腾的,时间完全乱了。    站在路边,他朝不远处的一辆出租车招了招手。    没急着去找刘长山,他先坐车在市区转了转,然后在一家酒店安顿下来。除了机票,他来之前还兑换了两千多美元,估计是够用了。    接着去伯克利,他跟人打听了几句,很快找到了刘长山。    “哎呀,小徐,你来的这么快啊,我还担心你能不能找到地方呢。”    看到徐柠,刘长山那叫一个热情。“哎,你没带行李?”    “我定了个酒店房间,行李都在那。”    “你自己订的?在哪订的?多少钱?”刘长山有些惊奇,这小子刚来就能自己找酒店了?    “没多少钱。”徐柠把外套脱下来,搭在肩膀上。这边气温比京城高的多,走这一会就有点冒汗了。    “哦,你现在打算怎么办?要不要联系一下苹果公司的人?”刘长山问道。    徐柠点点头,“对方不是留的有名片吗?给我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    “找他们?去哪找?”    “当然是去他们总部,那边离这不远。”    苹果在硅谷,而硅谷就在旧金山湾区南面。那边科技公司众多,顺便还能多找几家公司谈谈,相信对这个专利感兴趣的绝不止苹果一家。    刘长山打量着徐柠,突然像是不认识他了一般,这小子熟门熟路的,哪像第一次出国的啊。    聊了几句,刘长山又带他去找之前来的那俩留学生。    俩学生一个瘦高,一个中等身材,瘦高的那个叫李维,京大的。剩下那个叫冯树义,震旦的。    他们已经换掉了来时的打扮,换上了夹克加牛仔裤。当然,补贴的钱是不够的,两人已经在附近找到了兼职,这段时间也赚了些钱。    刘长山都感慨,还是年轻人适应的快啊,有一股子冲劲,什么都敢试试。    值得一提的是,李维跟冯树义他们申请的是春季入学,以为申请的人少,机会大点。就因为这,俩人来之前还申请了提前毕业,花了大力气,差点就没通过。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几人不是一个地方的,但在这异国他乡也差不多,聊天的气氛相当融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