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四九城溜冰  (第2/2页)
的活动。    溜冰、打冰球这些都不算稀奇,本就在明清时期,北方就开始兴盛,而据易立所知,在清朝,还为此特地举办过“运动会”。    让易立停下驻足的,是那些专业挖冰工人。    只见一排精瘦的黄马拖着木制方车,车上铺着满满的稻穗。    几位身穿厚布衬衫的男子分别手拿着刀具或者钩子,俩俩一对儿相互配合。    先在冰面上划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同时开始用刀进行人工切割,最后,其中一人用力往下一压,另一人便趁机提起钩子直接一拉。    一块三尺见方左右的冰块儿便浮出冰面。    俩人再合力把冰块搬到马车上,将冰块的表面铺上一层满满的稻穗,一块叠一块,直至装满一车。    看着好几辆渐渐离去的马车,易立知道,这是将运往存放地儿-—冰窖胡同。    这是一个专门存放冰块的胡同儿;留着夏天拿出来卖的卖,供应的供应,据说以前还是专供皇宫内使用的。    易立开了眼后,还特意跑到冰面上,仔细一瞧,那冰快,干净的很,居然能直接透过冰块看到下面的湖水,可想现如今的水质还是非常之好的。    可为什么井水的味道儿却微微犯苦呢。    易立像小孩子一样连蹦带跳,可这半米左右厚度的冰面,除了滑一点,压根儿就和路面没啥区别,和后世那种稀稀拉拉的玻璃渣冰面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别说是人了,易立估摸着大解放车都应该能开。    在那几位工人像看傻子一样打晾着易立后,易立便很自觉地离开湖面,跨上自行车,再次向溜冰场出发。    没多久。    一圈黄石胚制作而成的围墙映入他的眼中。    骑到门口。    几个红红的大字很是引人注目:左侧强身健体,右侧保家卫国,中间则是大大的“西单溜冰场”。    易立缓缓减速,从骑行转化为单脚踩着车踏板,滑行进入了溜冰场。    对于普通百姓舍不得花大价钱买的自行车,这里却早已密密麻麻的挤满。    而这些车的主人,大多还是年纪轻轻。    可见易立的大姐说的没错,一圈人有一圈人的活法,真凑了进去,消费水平不一样,真会拖垮一家人。    “嘿,立哥。”    “这儿,停这儿。”    易立正准备四处寻找个停车的地儿,就见里面走出一人冲着他喊道,不是秦解元,还能是谁。    停好车,秦解元便带着易立向屋内走去,还很主动的替他交了一张门票。    为了拍婆子,可真是不惜下血本。    “立哥儿,你怎么骑车还这么慢,罗姐和一燕早就进去了。”    秦解元见易立已经来了,放心的同时便开始责怪起易立。    易立哪会惯他,当即把已经从脖子上摘下的冰刀鞋又给挂了回去。    秦解元见次,连忙停下自己个儿换鞋的动作,拉着易立衣袖就承认道:    “哎呀呀,立哥儿,哥们儿我说错了还不成,不该说你,咱还是快点儿吧,让人家等着可不厚道,尤其还是让女生等。”    继续忽悠了一番秦解元,易立这才重新开始穿上冰刀。    其实他对于溜冰实在没多大兴趣。    一来他知道自个儿的水平如何,顶天算是初学者水平,而这样的老式冰刀鞋,更是头一次穿。    二来,就是如他姐易莲所说,这里面儿的确鱼龙混杂的很,职工子弟,大院子弟,顽主...    大多没事儿的时候都爱来这种场地耍耍,尤其是休息天。    俩人进入场地。    易立的视线先绕着冰场打晾了一圈。    果然,有穿各色厂服的,身披灰色军大衣的...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穿着花花绿绿的娘们儿,在人群中显得尤其显眼。    Ps:推荐票1006/1200(超过20,算20)    月票44/5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